分享

暖心故事 感受“中国速度”背后的力量
新华日报  2020-02-14 11:05:48

  原标题:暖心故事,带你感受“中国速度”背后的力量

(要闻 三吴大地南京 移动版)暖心故事 感受“中国速度”背后的力量

  那是布满污泥的手,浸透汗水的肩,清澈坚定的眼,善良勇敢的心。他们没有钢铁之躯,却力顶千钧,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埋头苦干。这里没有基建狂魔,只有中国力量。

  当前,中建安装参建的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已相继交付使用,面对疫情,中建安装集团力量火线集结,冲到前沿、战在“疫”线,他们的武汉战“疫”将暂告段落。在这场与疫情的生死竞速背后,是付出艰辛和力量的建设者们,他们不计报酬、不舍昼夜、临危受命,奔赴最艰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前线,铸造起防疫的新堡垒,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平凡英雄!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速度”背后的故事。

  刘旭:我不累,睡一会就好

  2月11日上午,王军盛的一条朋友圈获得了无数点赞。通宵战斗了28小时的劳务工人刘旭在现场睡着了,“他们不是网红,不善表达,却是最能吃苦的人,现场通风、水电没有不能干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为这些工人兄弟们骄傲。”王军盛满是感慨。提起刘旭,现场的管理人员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他自己却总说,“没什么,尽心尽力是应该的。”32岁的刘旭是湖北黄梅县人,和中建安装大部队一起第一批到达雷神山建设现场通宵奋战后的第二天便转战火神山支援,在火神山交付后又回到雷神山继续帮忙收尾工作。

  在火神山项目,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他是罗文浩的得力助手。“我参建过不少工程,像这么紧急的还是头一次。”工期紧急、劳务资源短缺,召集的劳务队伍不一定专业对口,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前他都要和每一个工人充分交底,从讲解图纸、人员调度到工作面交接,每一个环节不容有疏漏。现场施工面积大,大量物资要靠工人自己抬,“搬运一次来回就四五百米,一天几万步是家常便饭。”刘旭轻描淡写地说。

  火神山施工期间,赶上了几次大雨,大家冒雨施工的情景让他记忆深刻。“下雨路不好走,要把裤子和鞋拧干才能继续作业。雨天湿脚、晴天汗脚,双脚经常被泡白。”提起工作的辛苦,他笑笑道,“怕累我就不会来这里啦!我们这帮兄弟能来现场,就是希望医院能够早日建成,再辛苦也值得!”

  顾建兵:全程作战的“指挥员”

  指挥班组、物资调配、后勤支持……中建安装北京公司党总支书记顾建兵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总是将管理进行到细节末梢。凌晨一两点进行现场巡视,全面检查施工质量,回到住处再进行次日的工作分配,凌晨四点顾建兵才能入睡。3个小时后他又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指导劳务班组做交接,对安装工具、技术、工作面进行周到安排。白天工作面全面铺开,协调工作量巨大,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使得顾建兵的声音始终沙哑着。

  突如其来的建设任务也带了不少难题。医院建设需要人手,更急需建筑辅材的供应,他四处求助和动员,几家合作的劳务公司立即给予支持,武汉建材市场的供应商们也主动以最低价供应建筑辅材,顾建兵还收到了供应商捐赠的橡塑保温材料。中建安装各分公司也积极响应,短短两天内,9家兄弟单位火速支援了近30名管理人员和300余名劳务工人。就这样,一天内,所有的建筑辅材全部到齐,人员全部就位,解了燃眉之急。

  抢工的关键时期,全员几乎通宵作战,顾建兵一边要安排好生产进度和安全质量,一边还要和劳务班子时刻保持沟通,缓解人员连日来的疲惫情绪,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建设中,由于病房内施工空间狭小,顾建兵带领团队就地取材,在现场开辟了小型加工区域,对水管进行提前预制加工,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

  “火雷”医院已陆续交付使用,此刻的顾建兵又继续奔走在组织人员撤场、隔离及医院后期调试维保工作中。“能圆满完成国家和人民交办的任务,早日让病人得到救治,我们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顾建兵说。

  余俊朝:热心肠的“包工头”

  今年50岁老党员余俊朝,是中建安装合作劳务公司一六八建设工程公司的负责人。1月27日下午接到援建号召后,余俊朝立即与公司11名班子成员全部抵达现场。“不少工人主动请缨参战,很快一支83人的劳务队伍在雷神山现场火速集结。”余俊朝非常感动,大家放弃了团聚的机会赴汉支援建设,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干好项目的信心。

  余俊朝和他的团队都是热心肠,在刚进场还未被分配施工任务时,就主动帮助其他建设者搬运后勤物资,进场第一天就通宵12小时完成了敷设排水管道和“两布一膜”的施工任务。建设期间,余俊朝更是带领团队连续通宵作战,最忙的时候每天仅休息2小时,高标准完成雷神山2区15楼、16楼,A区6楼通风和排水工作任务,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责编: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