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亩桃园“砍”出新财富
12月13日下午,新华日报记者走进镇江句容市杨修林桃园,发现这里的桃树格外“稀疏”。
“别看我的桃树比人家少了一半,但效益却比别人高。”桃园主人杨德亮得意地说,2019年桃子丰收后,产量提升约40%,净利润多了近20万元。
“秘诀就一个字,砍!”杨德亮介绍,父亲杨修林因为这片桃园获得过“种桃大王”的美誉,并被评为全国劳模。但父亲面对技术的不断更新,有些缩手缩脚,故步自封。
2018年10月掌园后,杨德亮第一把“火”竟是砍掉10亩老桃树,惹得杨修林大发雷霆,直骂败家子。后来看到儿子采用起垄栽培新技术,桃树虽然少了,产量却高了,品质也好了,杨修林窝了一年的火才彻底消除。2019年10月,杨德亮再次砍去50亩老桃树,父亲在一旁看得笑眯眯。
“砍树是为了节本增效。”杨德亮解释,从前园里一棵桃树一个小土堆,株距和行距都是4米,排水、通风差,没法用机械。起垄栽培后有了长排的垄,株距4米、行距6米,既保障通风、又利于排水,更有了机械操作空间,人工、肥料、采摘等成本都大幅下降。“砍”掉的还有不合时宜的老旧栽培技术,用加入菇渣、醋糟的腐熟羊粪有机肥替代带糠鸡粪有机肥改善土壤,这些“加法”也为今年的增收加分。
杨德亮深知,农产品的规模效应是抢占市场的一大法宝。句容有桃农几百户、近万亩桃园,一起把品质提升上去才能引得来留得住客户。为此,他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镇江农科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不论新品种、新技术,都自己先“吃螃蟹”,目前已带动百余户种植户优化桃树品种、改用起垄栽培新技术。
“目前正在探索避雨栽培模式,避免水蜜桃‘有水无蜜’的风险。”杨德亮说,自己不断地“折腾”,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为全市万亩桃园打开增收新空间。(新华日报 记者 董超标 见习记者 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