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中小学将迎来秋季新学期
新华日报  2019-08-30 18:58:50

  原标题:我省中小学将迎来秋季新学期——教材大变脸,“教”“学”如何跟上

  9月2日,江苏省中小学即将迎来秋季新学期开学。根据教育部要求,从2019年秋季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程需使用统编版教材。省教育厅也发布了《江苏省2019年秋季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明确这三门学科将更换为统编版教材。本轮新教材变革,家长、学生和老师该如何应对?

  各大书店新教材供不应求

  因教材变化,暑假里,各大书店的中小学新教材尤其是语文课本供不应求。从本月下旬开始,新教材陆续摆上书店货架,但迅速被抢购一空。近日来,新华日报记者在南京的凤凰传媒新华书店新街口旗舰店注意到,不少家长在教材区选购新教材。“语文老师暑假前就讲下学期要换新教材了,让我们提前买了给孩子学习起来,但市面上一直买不到。”张女士说,孩子下学期要上五年级了,是小学的关键期,所以全家三天两头跑书店,“终于赶在开学前买到了。”

  现场一位书店工作人员表示,“南京现在四、五年级的语文新教材基本只剩这家店里有了。尤其是最近,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新课本一周能卖出约1500本,一、二年级的语文新课本也卖出了2800本左右。”

  为防止新教材一册难求,老师们也准备了教材的电子版供学生暑假预习。“2019年暑假,语文老师统一要求学生预习新教材,所有课文都要读一遍,并由家长录制音频。”南京鼓楼区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雷女士告诉新华日报记者,平时“放养”孩子的她,这个暑假每周给孩子录制两篇课文的阅读音频,还专门去书店买了六年级新教材的解析材料。

  阅读量增加鼓励多读书

  语文新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让孩子在假期中做好衔接准备。

  《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曾回应,新编语文教材通过精选古代经典作品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编写中,深入挖掘经典名篇,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小学语文有古诗文124篇,初中语文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都较此前有所增加。

  儿子李小同马上要升小学六年级,妈妈刘娟早早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新语文教材给孩子熟悉。“儿子明年就要升初中,看完新教材,最大的感受就是阅读难度的提高。以前孩子的阅读还主要依靠老师来引导,但新教材更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在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等。这个暑假,我帮他报了阅读和写作培训班,买了许多课外书,想让他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南京市玄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长江路小学语文教师赵昌竹表示,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新教材里很多经典课文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每本书都有这样一个栏目,做课外阅读的推荐,可以与所在单元的知识联系起来,比如说课文是童话,习作也是‘我来编童话’,那么这个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主题就是童话。” 赵昌竹说,统编教材还有一个特点,是要求孩子和大人一起读书,重视亲子阅读。

  “过去,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统编版教材将拼音学习推后,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顺序的改变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让学生明白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南京中山小学副校长李万青解读说,“新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篇上,增加传统文化的篇目。以往语文教学比较偏重精读,统编版语文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可以说,新教材重构语文知识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我们老师的教学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告别“一纲多本”加快教学改革

  除了语文新教材变化以外,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也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法治教育,强调对儿童理解、辨析、判断、创新等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设置了“法治教育”专册外,其他各年级均有法治规范教育的有机渗透,体现了法治规范教育的螺旋式上升。

  “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知识面,多阅读,多关注新闻,为课程学习奠定体验基础。同时,积极参与道德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变道德常识记忆为价值探究,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知情意行的自我发展,在知行合一的自我教育中实现道德素养的自我发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行知分校副校长刘少青坦言,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以前,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即教学大纲只有一个,允许出版社编写各自教材。”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员洪劬颉说,“由于各自编写教材,甚至出现语文学科中小学阶段很多术语解释不统一的现象。”

  “教材的编写改革、内容调整,要起到实际作用,有赖于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又受制于教育评价制度。因此,在推进教材改革的同时,必须深入推进评价制度改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新华日报 记者 王 拓 葛灵丹 叶 真 见习记者 谢诗涵)

  

  

责编: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