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4月11日,“爱国奋斗·南航担当”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校友思政公开课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讲,嫦娥系列探测器及火星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南航航天学院院长叶培建院士,嫦娥四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南航1988级校友孙泽洲,以及2002级校友何秋鹏等回到母校,化身“思政教师”与师生畅谈探索星空的爱国故事和时代担当。
孙泽洲讲话中 供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泽洲为1700余名师生从任务概述、科学意义、取得成果等方面进行授课,他准备了几个由“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拍摄的小视频。孙泽洲说:“我们不是简单重复国外的经验,我们有自己的特点和技术,有自己的创新,所有的过程都是通过实干来实现的。这背后的艰辛、付出和成功,都属于整个团队。”
现场对话环节,校友们结合未来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的规划,把“嫦娥四号”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南航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的主持下,四位嘉宾与南航师生进行了一次“零距离”对话。
现场对话环节 供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叶培建介绍了中国航天的宏伟规划:“我们还要到火星取样返回,还要对木星进行探测,对木星探测同时,还将穿越器向太阳边际飞行。”
叶培建院士讲话中 供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孙泽洲分享了嫦娥四号研制背后的心血和努力,他坦言:“认识一个新的事物就是试错的过程,但航天事业却不会给你很多机会去试错。”在研制嫦娥四号的过程中,除了对中继方案的反复尝试,团队还面临信号品质的问题。历经多个环节寻找原因,二十多个人没日没夜奋斗一个礼拜,才使问题得到解决。
首席专家受聘 供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进入太空,让何秋鹏坚定了自己的航天梦想。“一开始其实也没有想过,航天会跟自己生活发生这么多交集。”高珊说,“来到‘嫦娥’团队工作之后,我感觉到航天是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
活动中,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面对重担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克服专业不对口的困难,还有对玉兔二号月球车工作情况的提问,四位校友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进行了解答。(文 吕汶倩 柯龙婕旻 编辑 顾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