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鼓楼教师在线”打造四大在线课堂
新华日报  2019-03-25 15:18:59

  原标题:“鼓楼教师在线”打造四大在线课堂 让有温度的教育永远“在线”

  “收获很大!”“感谢老师的指导。”3月14日晚7时,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在“宝爸宝妈学堂”的直播间开讲《像陈鹤琴一样做父母》,“琴声悠扬”教师志愿者团队与家长在线互动。截至当晚9时,累计5.2万人次观看直播,家长互动留言数近千条,点赞1.37万次。

  “宝爸宝妈学堂”是“鼓楼教师在线”平台四大模块之一、“鹤琴育儿在线”2019年推出的新模块,一上线就成了“爆款”。当下,受到南京学生家长热捧的“鼓楼教师在线”魅力何在?

  “在线课堂”让名师伴你身边

  3月21日晚上8点,南京五十中初三(9)班的宋士昇学习中遇到一个问题,他拿出手机找到学校的微信企业号,通过智慧校园栏目进入到“鼓楼教师在线”平台,在提问环节上传了一张试题照片。不到两分钟,就有平台上的老师“抢单成功”进行解答。五分钟后,解答完成,宋士昇的手机页面上出现了一面白色答题板,上面书写有老师手写的解题过程。从上传试题提问,到最终获得解答过程,不到20分钟。

  “宋士昇同学使用的是‘鼓楼教师在线’的‘在线伴读’模块。”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伟山介绍,“鼓楼教师在线”是他们在腾讯科技帮助下自主研发的公益性教师在线辅导平台。现设有针对中小学的“在线伴读”、“在线课堂”和“在线讲坛”以及针对学前教育的鹤琴育儿在线四大模块。

  “在线伴读”模块2018年11月8日正式上线,采用互联网众包机制,由鼓楼在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即时的“1对1”线上答疑,所有的答疑都是免费,答疑时间为每周一到周六晚7点半到9点半。目前,主要是解决初中学生在数学学科中遇到的问题。这一小小模块云集了鼓楼初中345名数学教师的力量,学生用手机拍照,把问题传到系统,就有数学老师及时响应。据统计,“在线伴读”模块上线三个多月来,已得到万余名家长关注,参与学生2056人,提问5723次,参与教师245人。

  同样受欢迎的还有“鹤琴育儿在线”模块。继首期“宝爸宝妈学堂”开讲取得成功后,3月28日,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将开设第二次讲座。该学堂由鼓楼区一批名特优幼儿教师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对家长开办科学育儿讲座,家长除了收看育儿讲座,还能够通过在线平台向老师咨询互动。

  “教师抢答”可优先获评职称

  “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可高了!”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副校长、数学教师许天枢透露,目前“在线伴读”并没安排老师值班,但学生问题刚提交上线,很快就有老师抢单解答。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鼓楼教师在线”平台对教师群体的吸引力何在? “目前每天平均有100个题目被解答,师生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南京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侯正永介绍,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参与热情,鼓楼区教育部门采取多重机制保障,一是给参与“在线伴读”积分较多的教师授予志愿者荣誉称号;二是采用“积分兑换机制”,教师答疑到一定数量,就相当于开了公开课或者讲座,在评优、评先、职称等方面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三是根据江苏省最近出台的学生弹性离校,教师提供延时服务的文件精神,给答疑教师一定的奖励。

  3月5日,鼓楼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召开“鼓楼教师在线”总结表彰大会,鼓楼教师在线伴读模块的积分奖励细则出台,分为“按积分梯次实物奖励”和“教师自主积分兑换”两个部分。大会对平台上线以来积分前50名的老师进行了表彰。

  “教育名区”资源将辐射全省

  新华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平台的“在线课堂”和“在线讲坛”模块,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上线针对中高考的专题系列讲座,将覆盖初中所有的中考科目和高考的语数外科目,计划于4月7日上线。讲座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稳步提升学习能力为主。为了保证质量,每个学科将由鼓楼区的名特优老师领衔,集中备课,并形成课表,上课时间计划安排在每周六或日的晚上,高中和初中同步进行。

  董伟山介绍,中高考专题讲座结束后,“在线课堂”和“在线讲坛”模块将逐步进入常态化。届时,拟邀请在南京大学相关学科的专家讲授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线三个月多来,“鼓楼教师在线”利用专业的力量,帮助了很多家庭和学生,已成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圈内的“网红”,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表示,当前江苏省正在开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中小学教师拒绝有偿补课等专项治理行动,“鼓楼教师在线”项目应运而生,恰逢其时,是整顿有偿补课行为“正向引导”性的解决路径,为此,江苏省教育厅已启动在江苏省教育系统内推广这一做法。

  “通过‘鼓楼教师在线’平台,把鼓楼教育的优质资源充分释放,在更大范围解决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鼓楼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鼓楼教师在线将在全省“名师空中课堂”的大框架指导下,开启全新的在线课堂、在线讲坛模块,借助信息大数据手段,用有“深度”的技术,让有温度的教育永远“在线”。(新华日报 作者 朱 泉)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