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注册志愿者超过800万人 让志愿精神在江苏蔚然成风
3月5日是第56个“学雷锋纪念日”,学雷锋志愿活动近日在江苏全省广泛开展。我省注册志愿者达800多万人,志愿服务组织达5万多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这片精神文明建设热土上蔚然成风。
志愿者,托起社会文明新高度
江苏省日前发布入选2018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4个100”典型名单、第五批全国及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等一批先进。
“我志愿、我快乐”,千百万志愿者托起社会的文明高度。每一位优秀志愿者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岗位学雷锋标兵”、新华日报泰州记者站主任记者赵晓勇,秉承“环保+公益”理念,参与策划、带领志愿团队组织公益活动600多次,累计关爱困难群体5300多人次。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做公益的潜能,社会组织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发挥“1+1>2”的作用。
溧阳“风信子之爱”志愿服务队,十多年来积极帮扶困境儿童,通过开展1对1服务、设置“爸妈专线”、建设爱心书屋、开办夏令营等活动,累计资助本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850人次。志愿者代表戴科苗说,崎岖的山路、艰苦的条件,都抵不过孩子们电话中传来的话语——“风信子妈妈,你们要早点回来啊。”正是这份企盼,让“风信子之爱”坚定前行的脚步。
江苏志愿者代表日前发出倡议,号召更多人加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奉献、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激发向上向善、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品牌项目,打造“不走的志愿者”
3月3日,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热闹非凡,3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在谷里张溪社区新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参与。志愿者们现场分发健康手册、演示心肺复苏术,忙得不亦乐乎。
南京禄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沈恒露,当天来到张溪村,教村里的孩子们弹古琴、吹陶笛。带着孩子前来体验的村民络绎不绝,文明实践站内,掌声笑声不断,成了欢乐的海洋。
开展“雷锋日”志愿服务项目,只是江苏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南京义工联成员共同发起南京绿丝带公益社,定期开展义工活动,受到医护人员、病人和孤寡老人的欢迎。2019年“绿丝带”还将继续为群众提供法律、健康等咨询与服务。
为使志愿服务活动持久性开展,江苏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创建志愿服务创新项目帮扶机制。从2016年开始,江苏每年开展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通过对接服务、深入交流,建立一批枢纽型、示范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在全社会不断放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全省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围绕社会关切、群众需要,近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为当地居民送去温暖与关怀。
在盱眙县“1+2=1”“山爸山妈”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县各机关、单位的300对“山爸山妈”现场认领300名留守儿童,表示将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做他们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
在徐州贾汪区大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区健康天使志愿服务队的医生们一到现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法在身边”志愿服务队和大吴街道乡贤志愿服务队,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大吴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向居民发放自己制作的学雷锋宣传单,展现小小志愿者的风采。
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省级志愿服务组织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结对共建,3月3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新命名一批省文艺志愿者乡村服务基地,并向宜兴市、溧阳市、海安市、盱眙县、阜宁县、丹阳市、张家港市、南京市江宁区等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的志愿服务总队授牌。(新华日报 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