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找出产业痛点 创造融合机缘 人工智能 “智”导产业升级
辐射长江三角洲乃至华东区域的人工智能(AI)产业高地——京东云智能产业华东区域总部1月16日落户南京。人工智能和产业融合的最大机缘在哪里?人工智能是否存在人性、伦理的担忧?如何识别伪人工智能?就业界关注的上述问题,新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在“痛点”上创造融合机缘
“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升级,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痛点和需求。”京东(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易津锋说,以京东的核心业务零售产业为例,链条包括用户洞察、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仓储物流、金融科技等很多不同环节,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施展身手的舞台。拿智能客服来说,它不仅能够自动识别用户在交谈过程中的生气、着急、担忧等七种情绪,还能识别情绪浓度,比如是一点点生气还是非常生气。面对一样的问题,客服回复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精准识别出顾客的情绪,进行相应安抚,用户体验得以显著提升。2018年“双11”,智能客服系统处理了超过130万次的顾客回复。
蓝舰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娥2014年受教育部邀请回国创业,“近4年时间里,我们找出老师和孩子的刚性需求,用AI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帮助孩子告别盲目刷题,学习没有掌握到的知识。“我们后台做了一些标注,比如数学有各个知识点,给孩子做颗粒状精细化的标注——绿色代表做得非常好,红色没学会,黄色需要再巩固,灰色说明老师教过了。四年中产品迭代近300次。2017年年底,才将机器学习出错率控制在千分之三的范围内。”
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世界可能有超过500亿台的物联网终端和2000亿台的传感器,中间肯定需要AI设备把它们连接起来,做计算、分析和赋能,这是AI和新产业融合非常好的机会。
强人工智能时代还很远
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有着人性、伦理的各种担忧,尤其是担心人工智能的推广会威胁到人类。南京弘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赵华君认为,只要国家或者监管部门对人工智能进行正规的监管或引导,这不是太大的问题。
易津锋说,经常有人问他是否担心AI某一天会取代人类,“大家从电影上看到的人工智能,本事往往超过人类,但事实上,现在的强人工智能领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进展,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完全不用担心它会威胁到人类。”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的张增全说,技术都有两面性,要看怎么使用,“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起来,比如无人驾驶,没有法律法规规范它也无法上路测试。”
业内人士还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应用场合,很多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相关。人工智能模型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些数据训练出来的,而数据分布本身就带有不均衡性,因为分布不均衡的数据,训练模型本身就会带来一些偏见。而且,数据在采集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造成隐私的泄露。对此,法律应建立一个问责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应该找谁去追责。作为人工智能的研究者或从业者,也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设计出更加安全的人工智能算法,并兼顾公平性和隐私保护问题。
伪人工智能如何判断
当全民都在谈论AI时,事实上,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里面有不少是伪AI。
“全世界做机器人最厉害的波士顿公司, 其AI机器人虽然能够爬楼梯、跳跃、跑步、开门、开锁,但其智商也就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而已。即便如此,波士顿公司也做了40年才做到这一地步。”刘春娥说,“在中国,机器人现在遍地可见,有端盘子的机器人、跳舞机器人、运输搬运机器人,等等,但这些机器人里面有多少运用了真正的AI技术?国内有哪些企业在做人脑的可编程控制器?我真的说不上来。”
“弱人工智能离强人工智能还很远,中国的技术理论、算法很多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跟国外的差别还很大。希望通过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发展推进措施,引进海归人才,后续可以赶上并超过国外的先进技术。”张增全说。
专家认为,判断是真AI还是伪AI很简单,那就是技术到底能不能落地并产生价值。你的论文或许可以演示得非常漂亮,但它在复杂的真实场景中没有办法落地;或者,它可以做成产品,但实际上并不需要,等等。这些都是伪AI。
京东集团副总裁杜正平说,中国最领先的创新机构正在思考打造真正的AI,“京东将与南京麒麟高新区不断深化合作,全方位拥抱数字经济产业,携手高新区创建全球创新名城。”到2020年,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要突破100亿元。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麒麟高新区管委会党组书记李世贵说,到2025年,南京将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新华日报 记者 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