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计划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新华日报  2018-12-28 17:56:37

  原标题:苏州计划培育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以高质量农业重塑“鱼米之乡”

  近日,“苏州大米”首批43家城区销售门店公布,吴江区、相城区、高新区、吴中区均有分布,很多苏州市民可就近购买到地产新米。同时,苏州还认定了首批42名地产稻米品鉴员,助推地产优质大米产业化、品牌化建设。今年以来,苏州以“苏州大米”品牌创建为切入,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介绍,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大多数农产品消费的认知基础和消费选择的“一级菜单”就是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苏州大米”作为苏州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先行推进,基础条件优厚且独特。苏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其中,苏州“稻作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稻作起源最早、稻作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南宋开始,苏州地区水稻生产就享有“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的美誉。目前,在国家作物种植资源库中收集整理的苏州地方水稻品种资源有近百个,水稻品种非常丰富。苏州地区水稻生产耕作水平、品种更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栽培技术以精耕细作为主,产量稳定,独特品种一直保留至今。

  此外,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四个百万亩”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的角度,永久性保护110万亩水稻田。苏州市农委积极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提档增效,包括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强化,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政策性保险等各类粮食生产政策性补贴,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历史上苏州推广了常农粳3号、5号,武运粳7号,嘉33,常优1号,南粳46等突破性品种,并推广水稻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级稻高产栽培等关键技术,生产水平显著提升;苏州粮食单产稳定提高,水稻亩产稳定在620公斤,全市水稻规模经营比例达90%,良种统一供应、集中育秧、机插秧、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从去年底开始,苏州市农委以“四个百万亩”水稻主导产业为重点,制定了《“苏州大米”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规划》,并于今年及时启动“苏州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工作,为加快推进苏州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探索了经验。以“苏州大米”品牌建设为切入,苏州正积极开展水八仙、阳澄湖大闸蟹、苏太猪、洞庭山碧螺春等优势产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保护和发展。

  苏州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品牌是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品牌建设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苏州耕地资源紧缺,农业产业规模小,只有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才能提升单位面积耕地产出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苏州正抓紧制定《苏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意见》,苏州将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能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传承苏州乡村文化,覆盖市级、县级不同区域的“苏”字头精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群。通过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到2022年,苏州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将达60%以上。 (新华日报 作者 李仲勋)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