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极
南京日报  2018-12-25 15:35:00

  12月24日,南京市规划局官网发布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目标愿景之下,“区域协同”成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新版总规中,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南京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既是落实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才能为未来发展赢得更广阔空间,实现持久繁荣。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与国内其他地区比,江浙沪路网总体完善,路况较好,但省际市际之间仍有不少断头路存在;特色小镇的出现和城镇群的崛起,也倒逼交通一体化再次升级,在主干网络基础上打通更多毛细血管。南京作为重要枢纽城市、中心城市,从轨道交通到公路路网、机场港口,在规划建设时都要着眼大局,努力打破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更大的力度,更好更快地实现跨界交通的无缝对接。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和产业布局是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问题仍然非常突出。为了显著增强区域发展的统筹度、整体性、协调性,南京必须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机遇,主动放大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辐射外溢效应,提升创新资源的互通性、创新政策的协同性,从而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形成更多新的区域增长极和特色增长极。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离不开生态保护和民生服务。要自觉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加强区域水污染防治合作和大气污染防治合作,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品牌。在医疗、教育、养老、旅游等民生领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市场一体化共享机制、社会治理协调机制;通过医联体、一卡通等便民惠民举措,做到共建共享同城化,给群众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未来的南京,是“南京人的南京”,也是“国家战略格局中的南京”和“世界舞台上的南京”。历史赋予了南京新的使命,需要南京在新的区域格局中更好地发挥双向开放、先行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需要我们主动作为,以自身实力的加快提升,带动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也需要我们主动合作、虚心学习,与周边兄弟城市同心协力、同向而行。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我们唯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更开放、更包容、更宽广的胸襟,努力做好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强大腾飞翼、支撑极,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南京日报 作者 刘大山)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