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安农科园: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18-11-20 13:27:16

  走进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下简称淮安农科园),会被这里无处不在的科技感吸引——菜趣园四季如春、皇达花卉繁花似锦……科技创新让一个个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在这里做大做强。作为一个以“科技”命名的园区,科技创新成为其推动发展的独特“基因密码”。

  淮阴区委常委、淮安农科园党工委书记丁凤珍介绍,园区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展示示范现代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科技成果、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方向,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5》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6-2017》中,淮安农科园创新能力连续跻身创新引领园区,分别位列全国第三和第二。

  集聚科技创新要素 助力主导产业发展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走进江苏天丰种业,袁隆平院士的题词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家农业科技型企业,该企业正重点建设高产优质超级杂交水稻研发、中试、制种基地,建设作物分子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现代化种子生产流水线。

  在淮安农科园,这样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比比皆是。据淮安农科园管委会主任周文介绍,近年来,淮安农科园共投入各类研发资金39241.7万元,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成各类研发平台22个,为园区提供开发服务,与园区企业共同合作实施科技项目10项。

  “我们一直注重通过‘淮’特色引领技术研发成果,像天丰种业这样的企业就是典型代表。”淮安农科园管委会副主任皇甫月东说,淮安农科园立足淮河流域地域特点,目前,已形成具有“淮”特色系列科研成果。“淮麦”种植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苏淮猪”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淮安红椒”等26件农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

  培育新主体新业态 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淮安农科园空气清新景色美,我们经常组团来这里跑步、骑行、露营、采摘。”市民高先生是一名户外运动达人,农科园丰富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已成为他和众多市民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

  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层次布局的淮安农科园,核心区位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韩侯故里淮阴区码头镇,示范区建成了优质稻麦、特色蔬菜、健康畜禽、特种水产、农产品加工5个科技示范区。立足资源禀赋,“鱼趣园”“菜趣园”“兰趣园”和12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初具规模,年接待游客约40万人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这里形成。

  这背后离不开淮安农科园打出的“组合拳”——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一些高层次人才,除上级奖励外,还给予配套奖励,创业者最高可获得3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这里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建成2.2万平方米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中心和450亩国家级淮阴现代农业星创天地,目前已入驻创业企业15家、创客团队10个、创业服务团队30家。

  发挥科技示范效应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在这里上班,每年的收入比往年种地高8000多元,关键还能学到很多新技术。”在皇达花卉打工的码头镇张庄镇村的王秀芳大姐种地种了近30年,却在皇达花卉开了眼界。“花怎么剪、怎么浇水、光照多久,都有讲究,跟我们平时在家种地真的不一样。”王秀芳大姐说。

  为了带动更多的像王秀芳大姐这样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淮安农科园建成了具备职业农民培训、科技服务超市、金融服务等功能的公共服务中心,共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180多期,培训人员3万多人次。这里平均每年为当地农户增收4000多元。园区先后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068项,促进区域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淮安农科园以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典型示范。”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说。(新华日报 记者 王嘉虎)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