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报道(顾红艳 沈天楠):11月17日,第三届“南京论坛”(“南京论坛2018”)在南京开幕。论坛由南京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以“理解与对话——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为期两天,旨在为亚太人文交流与文化创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区域治理与安全合作提供学术新见、理论前瞻和决策支持,为地方及区域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明永续贡献智慧。
本届论坛,汇集了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政要及社会人士参与,围绕“海上丝路与海洋合作”“亚太治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亚太历史、现状与未来”“东亚文明与文化创新”“医药生物新技术与生命健康”等议题展开对话与研讨。这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的一张重要国际名片,也是继“北京论坛”“上海论坛”和“天津论坛”之后第四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
论坛开幕式由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江苏省副省长王江,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分别发表致辞。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主持论坛 佘治骏 摄
吕建在致辞中表示,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着和睦共处、和衷共济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亚太大家庭的共识形成和努力构建,离不开政府、高校、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日益交融、命运与共的当代世界格局中,南京大学正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探索全球合作新机制,为科技文化创新、人类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吕建对教育部、江苏省委省政府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也对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韩国崔忠贤学术院与南京大学开展的富有成效的交流合作致谢。他说,本届论坛将全方位、多角度地讨论与回应亚太合作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力求为亚太人文交流与文化创新、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区域治理与安全合作提供学术新见、理论前瞻和决策支持。他相信,本届论坛必将成为一次切磋新见、共创未来的学术盛会,必将为全球科技文化合作交流、区域发展和人类和平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致辞 佘治骏 摄
崔泰源在发言中阐释了自己对共同体、共享和未来三个概念的理解,他表示,企业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也承担着社会价值的使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与亚太地区共同努力对于实现这一使命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南京论坛能够成为一个集思广益、提供解决思路的平台,为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蓝绍敏表示,南京论坛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立足亚太,聚焦热点,推进合作”为宗旨,在凝聚各方共识,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多元交流等方面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南京方案,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希望与会的嘉宾能够激发灵感,畅所欲言,探索新办法,贡献新智慧,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蓝绍敏分别致辞 佘治骏 摄
王江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论坛以“理解与对话——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并设五个分论坛,着力为亚太人文交流、科技进步、区域治理等提供学术和理论支持。他希望南京论坛高点定位,高位发力,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高端地方平台,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江苏省副省长王江 佘治骏 摄
主旨演讲部分由崔钟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主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哈佛大学教授、2018第三届“唐奖”汉学奖获得者宇文所安,国务院参事、南京大学特任研究员时殷弘分别发表演讲。
于洪君在发言中表示,在当前世界格局全面重组、力量对比持续改变的情况下,应站在历史与现实相互交汇的新视域,全面而理性地分析中美两国结构性矛盾的发展与演变,正确判断并精准把握两国关系的目前状况与未来走向。
宇文所安在演讲中谈到关于文明和文化的差异,并探讨了东亚文明是否能被改变和改进或只能被保存的议题。他说,文化区块是通过彼此之间或真实或想象的共有的过去形成的,是在交流的历史中形成的。这种持续的接触和源源不断的文化交流将各个国家连接在一起。
哈佛大学教授宇文所安演讲 佘治骏 摄
时殷弘表示,东亚命运共同体是东亚经久的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和平发展和所需“软权势”的一个重要平台。为了逐渐卸下历史给该共同体生成留下的多方面沉重负担,须形成符合“真理”与“和解”原则的态度和思想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颖,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等也出席开幕式。
据悉,“南京论坛”始于2015年,迄今已举办两届。往届论坛依托“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文脉和现代活力,立足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学术底蕴,汇聚中外政要、知名学者、科技及工商界精英,分别围绕“共创21世纪的亚太和平、安全与繁荣”“尖端科学与未来技术”等主题,通过主旨演讲、研讨会、圆桌会议等形式发表见解,开展对话与沟通,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