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新华日报  2018-11-02 11:13:27

  原标题:我省发布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对接需求,“专硕”培养渐成趋势

  因处于高等教育的“顶端”,研究生教育质量备受社会关注。11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江苏省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

  该报告由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汪霞教授科研团队组织编撰,对全省36所研究生培养高校进行调研,聚焦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并进行深入分析。

  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

  在新一轮学位授权点增列中,江苏省新增博士学位授权高校1所——常州大学,总数达24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高校1所——盐城工学院,总数达7个;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93个,新增数量列全国第一,其中,普通高校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52个。博士硕士授予高校数(含特需项目高校)达34个。

  2017年省招收研究生64266人,较上年增加19.97%,其中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增幅达45.02%。无论从学位授权点还是招生人数看,江苏正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进行积极调整,逐步提高研究生专业学位比例,以匹配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严把高等教育“出口关”成为趋势。江苏省对毕业研究生进行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全省硕士毕业论文抽检合格率超过96%。2017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6.63%,较上年提高1.63%,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略高。毕业研究生平均月薪6343元,增幅达10%。整体来说,我省研究生教育的出口质量呈现稳中有升趋势。

  优秀人士培养对接“高水平大学”建设

  为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江苏省省级财政经费加大投入,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助推高校提升综合竞争力,向“世界一流”迈进。2017年,首批12所高校经认定成为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高校。

  在教育部开展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苏省高校共80个学科进入A类(前10%),总数位列全国第三。最新一期ESI数据显示,江苏省有26所高校的120个学科进入ESI前1%,机构数、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一、第二。未来江苏省将持续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及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

  江苏省正深入推进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从经费保障、寓教于研、国际交流、招生配置和考核分流五大方面加以落实,以创新提质量。全省博士研究生对改革整体满意度近70%,对科研训练的满意度超过74%。全省博士研究生奖助经费投入生均近5.5万元/年,部分省属高校在投入力度上已与部属高校相近。

  “在奖学助学经费投入方面,我们要求所有学校对博士研究生的奖助经费不能低于5万元,否则考核不合格。不能让博士研究生一边打工兼职谋求生计,一边忙于学习和科研。”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杨树兵说,未来,江苏省要在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机制、资助机制、中期分流退出机制、学位论文评议和答辩机制、校所联合培养机制、国际联合培养机制、博士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研究院汪霞说,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应进一步深化,学校的资源投入固然重要,质量的聚焦点仍要在“人”身上,要考虑大学给学生的“增值”。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心,一定要下移到课程、教学、教师、课堂,质量内涵要更加丰富和细致,“研究生教育不能满足于课程开齐、教授上课,要关注和探索教育教学方法,为研究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课程’。”

  聚合力量建产教融合平台

  2009年国家开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以来,旨在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培养市场紧缺应用型人士的“专硕”快速发展,全国已拥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47个,涵盖管理、法律、教育、工程技术、农业、兽医、医学等行业领域。去年我省普通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5322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2471人。

  报告显示,专硕的就业率和平均薪酬都比学硕更高,这与长期以来社会“重学硕轻专硕”的风向恰恰相反,某种程度上也悄然影响着报考人数比例。杨树兵说,3年前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比例是4:6,目前是5:5,“预计2020年将变成6:4,专业型研究生成为主流。”

  无论是教育界还是产业界,都呼吁尽快建立产教融合大平台。2017年,全省评选新增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205名,在聘总人数超900名,涉及化工、信息、文化、金融、医药、农林等行业领域,惠及33所高校,创新资源辐射1000多个企业。江苏省高校布局结构更加理性,也更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眼下正是研究生报名的当口,是做学问还是成为高级应用型人士?汪霞建议考生根据自身特点,对未来发展进行明确定位。尽管社会对专硕的性质、功能、培养模式认识程度不同,但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士,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方面都有更大更迫切的需求,应用型人士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势所趋,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然而,很多高校的专硕培养仍按学硕培养模式进行。汪霞认为,仅靠校内导师队伍不能满足专硕人士培养的需求,需打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调动更多校外力量,让行业专家参与专硕培养。(新华日报 记者 杨频萍 王拓)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