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兴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动能转换,“转”出经济强劲动力
在中建材宜兴新能源的生产车间,一片片光伏玻璃在生产线上“流淌”,这里是全球首条超薄光伏玻璃智能生产线。移载机伸出手臂把光伏玻璃拿起放下、自动包装;中心控制大屏上,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上了云端,一目了然。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茂刚自豪地说:“全世界只有我们宜兴能生产厚度在2毫米以下的超薄光伏玻璃,今年我们将投入10亿元上马千吨窑,产能将达到现在的3倍。”
就在两年前,这还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6亿多元贷款即将进入不良资产。当地政府协调引进央企中建材进行资产重组,并从产业扶持发展资金中拿出两亿元,扶持新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2017年初,新生产线点火,当年就纳税2000多万元。如今,企业年销售额达6亿元,并被洛阳玻璃收购上市。
“一片光伏玻璃,是宜兴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路径之一就是经济发展的动能转换。”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说:“一方面原有产业要脱胎换骨,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法升级换代,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之路;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要高点起步,瞄准集成电路、新能源、旅游等领域,招引重大项目,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只有这样,宜兴作为无锡市‘一体两翼’中的一翼,才能按照‘强骨骼、壮肌肉、丰羽毛’的路径,为产业兴市加载新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转型升级。”
动能转换,为企业跨越式发展带来新机遇,“转”出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
“点水成金”——老牌化工企业燎原科技曾是“重点监管危化企业”,公司花3年时间,投入1000多万元,发明将煤焦废水变废为宝的专利技术,不仅帮民营钢铁企业沙钢集团实现零排放,而且通过回收的硫氰酸盐产品每年创造效益800万元,成功从污染企业变身为治污企业;
“桌面工厂”——雷蒙公司专业生产环保增塑剂,通过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攻关,在国际上首创釜式绿色制造技术,投资只有欧洲同行的一半,8万吨生产线基本实现智能化,由传统工厂升级为“桌面工厂”,掌握了国际话语权;
“单打冠军”——俊知集团深耕细分领域,连续8年在移动通信射频馈线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并主持制定领域内75%以上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引领行业从基本进口变成基本国产化,坐稳“头把交椅”。
……
百花齐放式的技术创新,离不开丰厚的社会土壤。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宜兴不断提高激励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和含金量。为振兴实体经济,宜兴设立初始规模为50亿元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采用直接补助、拨改投等方式,支持新上产业项目、企业兼并重组和盘活利用闲置资本等,以“四两拨千斤”的运作方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汇入实体经济。
转型升级的热潮、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使宜兴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落户宜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继总投资50亿元的东方环晟5GW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总投资30亿元的天津中环10GW晶硅切片等项目之后,总投资3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用大硅片研发生产制造项目也落户宜兴。这个项目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空白,使宜兴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突破。
总投资18亿美元的底特律电动汽车项目融合绿色低碳理念,规划、实施年产10万辆的电动汽车整车制造项目。这个项目即将推出的一期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只有3.7秒,最高时速可达250千米,续航里程接近300公里,达产后年营收将达到400亿元,跃至智慧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世界前沿。
依托江苏省最优质的自然禀赋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宜兴引入乌镇和北古水镇的开发团队,打造总投资210亿元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健康生态产业园项目。
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的崛起,让宜兴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宜兴市市长张立军介绍,在刚刚发布的“赛迪百强榜——县域经济100强(2018)”上,宜兴位列全国第八。2018年上半年,宜兴GDP增长7.2%,重大项目投资额增长47.4%,企业减负10亿元,宜兴市可用财力净增16亿元,超过以往6年新增财力总和……产业强市的战略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打上鲜明底色,交上精彩答卷。(新华日报 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