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将剩勇追“穷寇” 江苏举全省法院之力决战“执行难”
9月16日起,徐州市睢宁县人民法院赴陕执行团队10天行程4000多公里,和解4件,执结2件,查询车辆、房产信息113个,查封车辆10辆,执行到位57万;苏南:欠债5万元的郭某预与家人“十一”自驾游,可节前发现与ETC速通卡绑定的信用卡被冻结。9月29日,郭某赶到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交款;苏中:9月30日晨5点30分,东台市人民法院25名干警兵分两路,执结2件,和解4件,罚款1人,拘传拘留14人,执行到位17.08万。
连日来,在打赢这场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背水一战”中,江苏举全省法院之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2018年1至9月,执结34.87万件,到位标的额656.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85%、79.25%;开展集中执行5090多次,出动执行人员8万多人次;网上拍品3.14万件,成交465.72亿元。
举旗亮剑,略从局出,不断加大“一盘棋”工作力度
2018年7月16日清晨6点55分,距南京100公里外的盱眙县,近200名执行人员整装悄然进入“拔钉”执行现场。为攻克这起历时9年的“骨头”案件,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与协调下,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盱眙县人民法院三地联动,连续三天对非法占有的土地与厂房强制腾空。
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举。这天在现场的一角,秦淮法院执行局局长夏洁现场指挥,两名法警分别架住一男子胳膊,迅速带离;一名老太太坐在地上被两名女法警小心拉起劝离;一家瓷砖店的老板试图阻止,被执行人员带上执法车。早已待命的12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卡车等有序进入,执行干警与70名戴着头盔的工人进场拆除现场违建,连续三天挥汗鏖战,将堆积的一千多吨物品搬离清空。在“拔钉”行动的始终,两架无人机一直在空中盘旋。距100公里外的江苏高院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执行现场一览无余。
举旗亮剑,略从局出。作为部署全局战役的“司令部”,江苏高院要求各级法院党组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大意义,强化“一盘棋”做谋划,一张图干到底的系统思维;江苏高院相继在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地召开现场推进会,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促进;统筹组织异地协同会战,攻坚克难实现常态化。1至8月,组织三级法院协同执行486次,合力啃掉被强占、暴力抗法等“骨头案”1411件;全面推行三级法院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实体化运行,采取远程指挥、视频会商、跨地执行、协同作战等,实现对37个节点全流程监控;抓住围绕查人找物难“顽疾”,部署打响着力清理积案、终本达标、财产处置“三大战役”;现场召集13个中院“一把手”揭盖子、亮短板、出对策,对上半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况进行“回头看”;在攻坚期与深水期,乘势指导各地将591个企业被执行人移送破产,涉及执行案件1.94万件等。
握指成拳,敲钟问响。江苏高院组织协调40多个部门联动,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体制机制和舆论宣传保障,适时研究制定出台工作措施。南京中院执行局副局长刘红兵、宝应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杨爱成告诉记者,仅2018年以来就收到省院相继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执行案件立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协同执行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被执行人所有的人身保险产品财产性权益执行的通知》《关于执行疑难问题的解答》《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各类文件与电传30多个。
激活战力,创新决胜,不断完善执行体制与工作机制
作为案件大省,江苏法院以全国1/20的在编执行人员,承担了全国1/10的执行案件量,受理执行案件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面对如此巨大的执行案件量,坚持改革创新,破解执行难,不断完善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不少被执行人通过长期租赁、股权转让、法定代表人变更等方式千方百计逃避执行,而传统执行方式靠人力逐笔核对、清查账户的工作量巨大。”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表示。2018年7月16日,由该院和阿里巴巴集团研发的执行“智慧大脑”上线。这天,执行指挥中心主任闵仕君现场演示了该系统的多个功能。记者发现,这是集执行工作的办案、指挥、监督、公开与智能服务五大模块为一体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法院执行领域的首次系统化运用。
在决战的进程中,各地法院屡屡遭遇“总对总”“点对点”无法随时监控被执行人银行账户资金变动的无奈。新华网记者在徐州获悉,徐州睢宁法院2018年5月研发升级网络查控系统,在全国法院中首次启用24小时动态监控账户系统。据介绍,截至8月20日,该系统发送被执行人案件信息2400个,各承办法官手机收到反馈信息578个,扣划金额554.7万元,执结98件,其中终本案件46件。
传统的“一人一案”执行工作模式已成痼疾,改革的核心落到了“团队化”。江苏各地法院在进行团队化执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依据江苏高院《关于推行执行团队办案模式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法院普遍组建了以员额法官为主导,按照“1+N+N+N”模式配备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警察,负责办理各类执行实施案件的工作团队。“2018年1至9月,7个执行团队(含终本、快执两团队)执结案件3538件,同比增长24.4 %。”新华网记者在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管理平台上看到。记者注意到,团队化执行模式不单是人员配置上的简单组合,其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共享、多赢的运作机制。
创在“精”、创在“专”、创在“联”、创在“便”。针对“老赖”隐匿、转移财产与规避执行“花招百出”境况,全省各地法院创新执行理念,转变执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亮剑“执行难”。在智慧执行方面取得进展,如手机微执行、手机APP、一键查控、一健上拍、网拍智能询价、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分析,6大系统投入试点运行;在悬赏执行方面,1月至8月,发布悬赏公告1879件,找到被执行人154名,发放悬赏金343万元;同时,苏州、无锡、盐城、镇江等地法院在执行案件格局上,采取阶段式、递进式、类别式等执行案件清理行动;连云港、常州、宿迁、淮安等地法院在执行案件措施上,采取整体式、分散式、巡回式等执行案件清理手段等。
实践表明,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铁板“老赖”,绝不姑息,不断保持打击抗拒执行高压态势
打击规避、抗拒执行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也是一场智慧与蒙蔽的较量。据悉,8月17日,江苏高院发布十起典型拒执罪案件,充分彰显打击拒执罪的坚定决心,同时敦促“老赖”莫为抗拒执行行为付出人生自由的代价。
“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攻坚期,各地法院直面诸多沉疴积弊、顽障痼疾的难啃“硬骨头”。江苏法院以刑法手段加大对拒执犯罪的打击力度,在坚决破除最后一道藩篱中,明确打击范围,建立联动机制,坚决对逃避、抗拒执行“零容忍”。江苏高院协调联手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下发《拒执罪办理机制意见》,化解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取证难、认定难、立案难等问题。对丹阳混凝土公司申请执行某建筑工程公司436万元工程款案件,在江苏高院指定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执行中,公司老板朱某先后被拘留3次45天仍拒不履行。南京高淳法院以朱某涉嫌拒执罪移送,但当地公安部门因管辖问题没有受理。根据《拒执罪办理机制意见》等规定,高淳法院引导申请人依法提起刑事自诉。最终,朱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全省法院始终将依法惩处逃避、拒执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要工作进行统筹,让猖狂“老赖”频遭大“痛”,促使3300多人自动履行判决、裁定。各级法院开展集中打击拒执等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广泛建立和落实公检法协同打击机制,发现一个打击一个,决不姑息,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各级各类媒介,震慑犯罪,形成声势,营造惩治的强大舆论氛围;依法畅通诉讼渠道,确保对拒执罪及时精准高效打击;实时发布依法打击拒执罪的典型案例等,惩处逃避抗拒执行的力度不断加大。2018年1至8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4.8万例,限制消费令68.64万件,实施搜查8586次,拘留10299人次,罚款970人次,罚款金额2054万元,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嫌疑人730名,已判处承担刑事责任112名。
“不破楼兰终不还”。眼下,“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待评中的江苏法院,坚定久久为功的意志和决心终结“老赖”,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新华网 记者 娄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