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6只蟋蟀南京角逐“虫王”
南京日报  2018-10-08 10:46:51

  原标题:国内7支代表队参加 126只蟋蟀南京角逐“虫王”

  “牙打开了,这一嘴咬得狠”“秋声队这只体重比对手轻20毫克的小虫,把对手斗败了”……10月6日上午,南京河西游坊城商业中心中庭广场和东南广场,两块电子大屏同时直播南京首届游坊城“金陵杯”蟋蟀大赛,不少市民饶有兴趣地盯着屏幕,边看比赛边评论。 

  斗蟋蟀是一项非常有传统特色的竞技体育。南京人一般都把蟋蟀叫“蛐蛐”。相传公元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专程到南京南门外,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外视察仍在建造中的大报恩寺,他看到大报恩寺西边远处空地上有一些人围在一起,就查听原因。当得知那是玩斗蛐蛐的百姓后,当即下旨:就在大报恩寺西侧专门建一条街市,开设最大的玩斗蛐蛐场,于是这里的荒野地上很快建起了街市房,因位于大报恩寺西侧,故称西街。此后,每年秋季,这里就成为南京最大的蛐蛐斗场。“西街”这个地名也一直延续保留到今天。 

  南京人斗蛐蛐历史悠久,大人孩子都爱玩,尤其是男孩,斗蛐蛐几乎成了他们孩提时代的必修课。“印象最深的是逮蛐蛐,一般是晚上蛐蛐叫得最欢的时候动手,先循声听蛐蛐叫,听到声音洪亮有力的,然后找到它的藏身地,一般是在砖头石头等杂物下面,掀开之后用电筒照着它,它是不动的,然后用罩子把它罩住。”市民张友山说,罩子是用两根硬铁丝,弯成两个V形,在顶尖处十字交叉起来,然后再用一些细铁丝把它编成一个笼状,看到蛐蛐对准它一扣,蛐蛐就进去了,这时要轻轻把手指伸进罩子,把蛐蛐拢到手心,再从虎口处打开一个缺口,让蛐蛐从手心钻到随身携带的竹筒或硬纸折成的纸筒里,封口放好后继续去逮。 

  本次斗蟋蟀比赛是由新近成立的建邺区蟋蟀协会,在南京市社会组织党外人士联合会和南京市建邺区体育总会的指导下组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7支代表队,带着他们精挑细选的126只蟋蟀,其中不少是从山东宁阳赶来,角逐“虫王”头衔,丰富了市民尤其是爱玩蟋蟀的市民的国庆假期生活。比赛从当天上午9 点开始,126只蟋蟀捉对厮杀,最后,冠军被“秋风雅趣队”斩获,秋声队获得亚军,季军是南京虫友会队。(南京日报 记者  殷学兵)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