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韩小强 通讯员 单晓辉):2018年,苏州工业园区将通过打造“创新高地”,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80.78万。经过24年开发建设,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巨大跨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具备了向更高目标跃升、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条件和基础。
东方之门 陈雨禾 摄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握发展新常态,践行发展新理念,经济社会保持健康持续较好发展。
2018年1月-6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51.3亿元,同比增长7.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8.1亿元,增长10.3%(税收占比93.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78.7亿元,增长7.7%;进出口总额497.1亿美元,增长2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9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32.3%;固定资产投资179.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万元,增长7.7%,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中育新良好态势。在最新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园区蝉联第一,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新时期,苏州工业园区坚持世界眼光、全球视野、国际水平,主动对标国内先进地区,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对标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多维度把握园区发展的历史方位,查找差距和不足,加快建设创新主体集聚、创新成果涌流、创新活力迸发的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将从2018年起到2020年,通过打造“创新高地”提升汇聚国际创新资源能力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竞争能力,奋力争当新时代改革开放新标杆。
打造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高地
苏州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坚持在全球范围汇聚创新资源,在开放环境下搞自主创新,主动承接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效应,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创新浓度。
通过壮大自主品牌企业群、“瞪羚”企业群、上市企业群,培育一批全球知名的高科技公司。力争到2020年前后,设立企业海外研发中心和离岸孵化基地50个,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30家,年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的自主品牌企业达5家左右,形成开放与创新融合互动、外向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成为高端优秀人士创业的首选地、国际先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远眺科教创新区 陈雨禾 摄
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创新高地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发展方向,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树立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的发展导向,着力提高经济密度。大力发展新制造、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着力提升关键技术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整合力、智能制造的引领力、行业标准的主导力。力争到2020年前后,全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跨国公司功能性总部100家、高端制造示范企业100家,形成新一代信息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跃升。
文博夜明珠 袁臻 摄
打造接轨国际的制度创新高地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破除制约服务效率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发挥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制度创新牵引作用,积极探索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机制,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投资贸易、商事登记、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性改革。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确保各类市场主体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权利公平。
大力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双招双引”便利化服务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优化“四新经济”发展环境。力争到2020年前后,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投资贸易最便利、行政服务最高效、综合治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备的区域之一,营商环境便利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度创新成为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强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