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世界传播中国和平之声
南京日报  2018-09-18 09:58:17

  原标题:向世界传播中国和平之声 南京探索建设国际和平城市

  9月19日,2018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将在南京举行。本次纪念活动的主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提出要“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惨案”发生地和世界“四大殉难城市”之一,南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建设国际和平城市、传播中国和平之声,把国际关注、中国方案和南京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去年,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并且是中国首座加入该组织的城市。

  以国家公祭为统揽,开展系列和平活动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后,南京主动担当,以国家公祭为统揽,每年都积极策划在国内外举办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自7月7日起,南京举办“抗战家书”征集暨诵读活动、“南京国际安全区”公益徒步活动、“世界和平法会”“烛光祭”四大类28项主题活动,悼念死难同胞,祈愿世界和平。当年国家公祭期间,协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德国、荷兰、澳大利亚、东帝汶、博茨瓦纳等400多个侨团在五大洲10多个国家、地区共同举办海外悼念活动,得到活动举办地人民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每年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

  南京在和平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介绍,南京成立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这是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主要对南京大屠杀、世界和平等课题进行研究。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合作,在中国第一个建立和平研究中心以及和平学学科。研究院会同有关研究机构共同推进《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拉贝日记》(影印本)等出版物发行,积极支持中英文《世界和平城市》丛书等和平学著作出版计划,构建和平城市、传播和平之声构筑理论支撑。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京大学设立“和平学教席”,充分发挥该教席作用,加强与国内外和平学研究机构的交流研讨,并发布《中国和平学发展报告》。

  地方立法,保障国家公祭活动

  2018年8月28日,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草案)》提交审议。南京日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制定国家公祭保障条例,在促进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方面填补了立法空白。

  为了保证立法的高质量,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首次成立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首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立法前评估工作等。《条例(草案)》分为七章,包括总则、公祭活动保障、国家公祭设施保护和管理、行为规范、宣传教育、法律责任、附则,共四十五条。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仪式感是民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验。《条例(草案)》提出,参观国家公祭设施或者举行悼念活动,应当真诚缅怀逝者,保持言行庄重、安静肃穆;爱护历史文物,不得亵渎、损毁国家公祭设施;衣着得体,不得身着与国家公祭设施环境、氛围不符的服饰、图标;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组织与引导,不得扰乱国家公祭设施及周边公共秩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条例(草案)》特设了“宣传教育”专章,提出了构建全面、完整的国家公祭宣传教育体系,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南京大屠杀史实对外宣传工作,推动国际和平城市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国家公祭主题教育纳入本市国民教育体系,组织教材编写和主题教学实践活动。 

  主动“高站位”,讲好“中国和平故事” 

  2016年10月至12月,《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法国冈城举办;2018年6月至7月,《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和《共同见证:1937南京记忆》展分别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捷克首都布拉格举办……近年来,在多方支持下,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向海外,争取国际社会认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与美国、法国、日本等战争与和平主题博物馆建立了和平与友好馆际关系,与10余个国家进行了和平交流。先后在美国旧金山、丹麦奥尔胡斯、日本大阪、法国冈城等30多座国外城市举办了展览、证人证言集会及和平交流活动。 

  “以和平为主题,与国际城市开展交流互鉴,也为南京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为了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声,南京构建全媒体传播路径,建立并完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络平台,建立专业化的英文网站(页),开设并运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构成媒体矩阵,传播南京和平城市形象与文化。 

  据悉,围绕国家公祭,南京协调组织境内外全媒体广泛开展报道。2017年国家公祭期间,境内网上关于国家公祭的新闻达3万多篇,微博阅读量超过17亿,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过6亿,新闻客户端阅读量超过13亿,网络直播在线收看观众近2亿人次。 

  做大“朋友圈”,实现精准有效传播 

  2013年,南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青年、文化、和平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2014年,双方共同举办了国际青年体育、文化与和平论坛。 

  过去几年,南京一直在努力向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发出申请报告,申请加入世界和平城市组织。国际和平城市协会是全球唯一的和平城市协会,得到了联合国有关组织的正式认可。该协会致力于连接、促进和鼓励全球开展和平活动的城市,实现世界和平的梦想。 

  2017年8月31日,南京正式通过申请。9月4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通过视频向全球公告,南京成为第169座国际和平城市,这也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加入世界和平城市组织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南京大学教授刘成介绍说,比如在战争中直接受过创伤,发生过重大的有关和平的事件。南京大屠杀惨案中,侵华日军屠杀了30多万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多年来,南京坚持和平理念,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做了大量工作,具备申请基础。 

  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寇兹先生表示,南京成为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所有国际和平城市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传统,也会明白中国在构建世界和平城市目标中做出的努力。 (南京日报 记者 毛庆 许琴)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