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科技创新 直接改变生活
南京日报  2018-08-29 11:17:36

  原标题:这些科技创新,直接改变生活 网络自己变 万物互联更聪明

  在8月28日揭晓的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获奖目录中,不少项目的名称看起来很复杂很陌生,离普通人似乎很遥远,其实不少创新项目直接贴近民生,有望对人民生活带来根本性改变。

  让网络“会变”,物联网越来越“聪明”

  物联网把物物连接起来,却不能像人一样思考和行为,南京邮电大学牵头的“物联网环境下面向服务的虚拟化协同网络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希望物联网能够像人一样有智慧。8月28日该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项目主要完成人、南邮大教授朱洪波介绍,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重点就是万物互联后如何完成智能化功能。这次获奖的项目成果就是探索研究一种未来的信息网络,能随着业务需求和环境的变化,重新构造和组织,去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可以变化的网络。一是突破网络的接入,按照业务需求协同使用多种网络;二是网络能够根据资源和业务特征进行动态分配;三是网络结构能够动态重组。”

  项目成果在多种信息服务产品中得到规模化应用,在城市安全管理、智慧轨道交通、环境监测、抢险救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今后的网络,应该和人的神经系统一样,越来越智能,这还有一些遥远,需要我们加倍努力研究。”朱洪波说。

  找到新靶点,治疗抑郁症有了“新药方”

  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下,越来越多的人备受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但当前的抗抑郁药物普遍存在起效慢、副作用明显等问题。如何研发出精准高效的治疗药物,是医药学界备受关注的焦点。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朱东亚教授研究团队经过11年研究,发现了治疗抑郁焦虑的新靶点,并基于此,为抑郁焦虑患者开出“新药方”。这项研究成果获得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同精神障碍患者打交道多年,朱东亚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朱东亚团队研究发现,神经系统中nNOS是调控抑郁和焦虑行为的关键分子,而nNOS与CAPON这两种蛋白的结合,会导致焦虑行为的产生。阻止它们结合,就可以产生抗焦虑效应,以此为靶点可开发新型抗焦虑药物。

  “基于新发现的靶点,我们自行设计新的分子,再进行合成,是真正意义的源头创新。”朱东亚介绍,这种新型抗焦虑药物不仅能在1小时内快速起效,而且没有明显副作用。目前朱东亚团队已和药企开展产学研合作,正在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价,并优化其成药性特征,争取早日投放市场。

  揪出耐药“罪魁”,乳腺癌治疗有了新策略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唐金海教授团队的“miRNAs和P-gp通过微泡介导导致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机制研究”项目、王学浩院士团队吕凌教授的“肝移植围手术期损伤控制的理论创新及其临床应用”项目,鼓楼医院施晓雷教授的“干细胞相关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此次也获得一等奖。他们的研究,将为患者带来福音。

  很多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疗,但一段时间后,化疗就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肿瘤细胞“反扑”。唐金海教授团队发现并阐明了一种人体内的微观物质“外泌体”(或称微泡)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对其中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并为耐药的临床预测和逆转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治疗手段。“这相当于揪出了导致耐药的‘罪魁祸首’。”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肝匮乏是制约肝移植深入发展的瓶颈,吕凌教授团队的项目,对高效利用供肝资源具有重大意义。项目紧紧围绕肝移植早期损伤因素,不断丰富和完善肝移植“炎症损伤控制”理论体系,并将其在供肝保存技术中进行应用和转化。此外,通过手术管理和技术改进的损伤控制,有效控制手术相关损伤,全面提高肝移植预后。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