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所高校来南京共商未来城市模板
中国江苏网  2018-07-06 10:06:24

  原标题:过分强调科技手段不是智慧社会 百所高校来宁共商未来城市模板

  停车难、交通拥堵、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房价高涨、环境污染……提到这些日益凸显的大城市病,包括学者专家、政府管理部门等都在辛苦求解。在不少人眼里这些似乎都和规划与城建有关,实际上有一门学科是真正在理论环节就对此展开研究,并借由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加以改善治理的,这就是地理学。

  7月5日上午,“智慧社会与未来城市研讨会暨2018年中国地理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国内外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共计4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大家就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各抒己见。

  说到地理,可能有些人甚至会和地质联系起来。实际上这是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简单地说地质主要研究地下部分,地理则研究地上部分,而且尤其注重两个核心问题:即空气、土壤、环境、设施,各种有关生存和发展的人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板块与板块之间、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变化。“地理是一门古老又涉及多学科的科学,像南京大学的地理研究就是在建筑和城市规划、地理和海洋科学两个学院的支持下进行的,既强调理论又注重实践。”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甄峰告诉记者,虽然地理学更侧重于理论研究,但成果确实通过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具体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表面上看是规划、建设问题,实际上是地理问题。

  各种社会资源的聚集和由此产生的虹吸效应让诸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也显现出问题颇为类似的大城市病。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智慧管理是时下的主流方向。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遍运用,智慧社会的雏形已有了越来越多的表现。“我们在出发前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公交车的实时运行线路、几乎告别现金选择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通过电子导航可以根据道路拥堵引导最顺畅的通行方向,这些都是科技进步给城市发展、管理带来的进步,也让大家对于未来城市究竟长什么样有了更多的憧憬。”甄峰表示,2018年的年会主题就是智慧社会与未来城市,这里强调的就是科技的重要性,但在学术界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在城市中生活的主体是人,所以城市实际上是人的城市,这就要求城市的各种环境、功能都要以人为本,片面注重用科技来“控制”城市,忽略了人在现实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是理想中的未来城市样本。

  中国江苏网记者了解到,结合智慧社会与未来城市的问题,在两天的会期中,400余位专家学者还将就全球化与城市和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大数据应用与城市空间研究、健康城市与建成环境等关乎诸多民生问题设立12个平行学术交流分会场,为未来城市发展探索一条更符合科学的实现路径。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