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米小镇”,乡土人才的致富经
新华日报  2018-07-05 14:24:45

  原标题:“大米小镇”,乡土人才的致富经——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乡土人才“三带”纪实

  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西靠洪泽湖,东临白马湖。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5万亩,水域面积44平方公里,地肥水美,物产丰饶。近年来,岔河镇围绕“味稻岔河·大米小镇”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强镇壮村富民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大米产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

  围绕大米产业,发现培养乡土人才,引导乡土人才服务基层发展,打造乡土人才“蓄水池”。构筑“强磁场”,吸引乡土人才。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挖掘吸纳乡土人才。目前,全镇178个专业合作组织吸纳种养殖专家180余人、生产经营大户135户、农民经纪人86人、农民技术职称持有者106人、农民“绿色证书”持有者680人,其中70%以上从事大米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些“土专家”“田秀才”以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承担起全镇一半以上的大米产销任务。配置“充电站”,培育乡土人才。针对乡土人才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高、学历不高的短板,有针对性开展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近两年已开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期,电子商务培训班6期,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2期,开展巡回宣讲活动20多场,组织集体外出学习考察4次,有效提升了乡土人才综合能力。

  搭建“比武场”,激励乡土人才。对能力强、威望高、贡献大的乡土人才,在政治地位和个人荣誉上予以政策支持,大力宣传推广乡土人才先进典型,积极吸收优秀乡土人才入党,推荐担任人大代表、党代表,举荐担任村干部,让乡土人才切实感受到组织重视和关怀。国瑞米业赵建国被举荐为区政协委员和岔河商会副会长,岔东米业陈洪兵去年换届时被推举为村支书,带来了积极社会影响。

  乡土人才普遍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专长,他们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本领,在大米产业发展中苦干、实干、巧干,为“大米小镇”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全镇乡土人才自主创办各类企业20多家,涌现出江苏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岔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白马湖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骨干企业。乡土人才赵建国创办的江苏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岔河大米产销龙头,先后被省农业厅授予江苏省无公害粮油基地、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扩规模,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乡土人才规模经营的主导作用,依托骨干企业,以乡土人才为龙头,大力组建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民经纪人,构建联通千家万户的信息渠道,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核心的大米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近年来,岔河大米工业化生产发展迅猛,产值达3亿多元,岔河粮食加工园初具规模。创品牌,大米增彩。岔河大米数十年来在江苏省内小有名气,特别是近几年通过不断努力,品牌影响力迅速攀升。乡土人才赵建国的“禾采”系列大米和陈洪兵的“岔东”系列大米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优质稻米金奖。目前,正由两位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岔河大米联盟,统一使用岔河大米包装、标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定价,进一步提升岔河大米品牌价值。

  乡土人才成长于农村,植根于农村,联系群众最直接,服务群众“零距离”。该镇通过组织开展“能人带动”工程和“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了乡土人才在大米小镇建设中的“领头雁”“排头兵”作用。推广新理念,转换思路拓渠道。乡土人才会管理、懂经营、思路活。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帮助农户转变经营思路,开发生态种养殖、立体种植、林下经济等多种模式,特别是生态有机稻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大米附加值进一步提高;部分农户学会了网络经营,利用电商等新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让岔河大米通过互联网走入千家万户。推广新技术,力拔穷根富脑袋。邀请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与乡土人才常年结对开展技术指导,再通过乡土人才与种殖户结对子,大力推行一带多、一帮多、传帮带等帮扶办法,采取集中授课、上门指导、现场示范、田间教学等多种形式,帮助解决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困难。经过努力,农业科技在全镇大米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已达45%。推广新渠道,以点带面富口袋。运用“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采取提供种苗、提供技术、回收产品等办法,吸引广大农户加入乡土人才所从事的产业中,不仅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带领一方百姓致富,同时使乡土人才自身的产业也得到不断壮大,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共同发展”。仅国瑞、岔东两家骨干企业就带动农民8260户,专业大户390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个,农民经纪人176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420人,年促进农民人均增收5800元。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岔河镇明确定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乡”的集群发展效应,打造别具一格的农业产业示范标杆,成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绿色食品基地、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有机稻米示范区和省级“味稻岔河”农业特色小镇,逐步实现了绿色富农和生态富农。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