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好农村道路”催生乡村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18-06-22 11:29:21

  原标题:海安李堡镇:“四好农村道路”催生乡村新活力

  近年来,南通海安市李堡镇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犹如一条条相互连通的“毛细血管”,将广大农村地区融入干线路网大动脉,使农村迸发出新活力,展现出新面貌。

  光明村:蔬菜销售越来越旺

  5月下旬,正是丝瓜上市季节,海安市李堡镇光明村2组的明盛蔬菜收购点一派繁忙景象,每天都有十几辆货车进进出出,村民们将刚从田头采摘下来的丝瓜运到这里,集中装车运往上海、杭州等周边大中城市。

  “新鲜蔬菜,销售就靠一个‘快’字,早上采摘的丝瓜,装车后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上海,中午就能端到市民的餐桌上。全村近3000亩的丝瓜,今年又是丰产丰收啊!”明盛蔬菜收购点的老板陈建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2004年以前,由于道路条件差,菜农运菜一直是个大难题,外面的贩销户不愿意来收购,种的蔬菜也只能在附近的市场卖卖,赚不了几个钱。”跑了10多年市场的农民经纪人陈建平开心地说,现在道路通畅了,大棚蔬菜一成熟,外面的贩销户开着货车主动上门来收购,减少了重复上下车和倒运等环节,优质菜品价格平均比以前高出10%-15%,村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望着眼前平坦宽敞的通村公路,陈建平萌生新的想法,“我准备再建一个蔬菜冷藏保鲜库和一条果蔬自动分拣包装流水线,加快蔬菜流通,节省人工成本,让地里采收的果蔬能够更快地到达市民餐桌,相信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光明村是远近闻名的无粮村,同时也是江苏省现代化农业示范村和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家家户户种蔬菜,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量约35万吨,年收入超过1亿元,17个瓜蔬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目前,全村拥有农村公路33公里,近两年又拓宽改造了7公里,每天有近百辆大货车将这里的蔬菜运往上海、南京、福州、南昌等大中城市,光明村的蔬菜产业越来越旺。

  富庄村:名副其实“富裕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说了几十年的话,如今依然不过时。李堡镇富庄村真切地体会到修路带来的好处。走进富庄村,只见宽阔的柏油路、水泥路纵横交错,整齐的村民别墅区鳞次栉比,连片的厂房高大宽敞,一切都让人感受到现代农村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而在多年前,由于交通不便,富庄村8组村民张爱兰不得不走出家门到外地打工谋生。直到2008年,平坦的水泥路修到她家门口,她才下定决心回乡就业。“路修好了,引来好多企业纷纷落户,打工再也不用出远门了,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还能照顾家庭,和以前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一个天喽!”张爱兰言语间抑制不住高兴,“房子翻建了,小汽车也买了,想去哪玩,随时可走,日子过得更有盼头了。”

  近年来,江海集团、卡斯特桥梁、卡仕节能等近30家企业在富庄村落户,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后进村,一跃成为经济发展明星村。如今像张爱兰这样返乡就业创业的村民逐年增多。在还清负债的基础上,富庄村不断加大投入,自来水、数字电视、农电改造、环境绿化等实施标准化建设,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富庄村成为海安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陈庄村:公交出行真方便

  “李堡人生的苦,出门要走九个四十五”,这句话曾是上个世纪李堡人苦于交通不发达的怨言。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李堡人真切地感受到有路之福。

  陈庄村位于李堡镇东南部,与如皋、如东交界,距集镇30多里,也是李堡离镇区最远的村。正是这30多里的距离,成了村民心中难以言说的痛。过去都是泥土路,村民上趟街实在不容易,坑坑洼洼不好走,遇到下雨下雪更是麻烦,骑个自行车去一趟单程都要花去近一个小时。

  如今,每周周日早上,陈庄村6组的季九来大爷都要乘上从陈庄到李堡的306路公交车去李堡买点菜。望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季大爷心中充满喜悦,呵呵地说:“今天孙子放假回来,我坐公交去街上买点肉、鱼,十来分钟就到了镇上,菜买好了,再坐这班公交回来。出门就是水泥路,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有时想去县城逛逛,坐上306路公交车,再到镇上换乘106路或者128路公交车就到了县城。我们70岁以上的老人还享受免费,与以前相比,老百姓的出行真是太方便了。”

  现在,随便从李堡镇哪个村,都能就近搭乘到镇区、县城的公交车,老坝港(李堡)至海安、滩河至海安、储洋至海安、何富至海安、陈庄至李堡、光明至李堡等6条公交线路、58个站点,覆盖全镇10个村居,受益人口近10万人。便捷的公交网络,扩大了村民的活动半径,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也拉近了城市和农村的距离。

  李堡一条条农村公路的小变化,正是江苏省农村公路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农民致富路、产业升级路、和谐幸福路、生态旅游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内涵在不断拓展延伸。

  “四好农村路”,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美好生活。

编辑: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