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档案见证改革开放”——纪念第11个国际档案日 激荡前行四十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
档案是历史确立的精神坐标,社会发展的接续基因。
2018年6月9日是第11个国际档案日,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宣传主题是“档案见证改革开放”。全省档案事业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一路前行,见证发展。
思想解放为先导。全省档案部门始终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自觉解放思想,增强全局思维、战略思维和前瞻思维能力,转变重保管轻服务的传统观念,不断打破档案“锁在深闺人不识”的封闭状况,让档案说话,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发挥档案资政、存史、维权、育人作用,拉近与社会、人民群众的距离,以全新的视野推动档案工作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
治理体系再提升。40年来,全省档案事业发展逐步从“档案管理”向“档案治理”过程转变。198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档案事业步入了依法治档的轨道。1998年8月制定江苏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先后制定了地方行业规范性文件达160多件。2014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江苏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实现全社会全领域档案依法治理。
基础建设上台阶。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省110个市、县(市、区),国家一级档案馆有31个,名列全国第一。新建或在建国家综合档案馆100个,总建筑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新馆数量和规模位列全国前茅。南京等地实现跨馆出证等便民举措,为群众解决房屋拆迁、劳保、维权、退休工龄等民生提供档案凭证。
服务全面再创先。按照“社会事业拓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着重抓好社保、就业、医疗、教育、房产、工商、税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档案工作。全省社区建档率达到90%,社保、土地、宗教等档案管理模式成全国示范典型,南京建邺、苏州太仓档案馆,南京市审计局等建成“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室)”。
档案文化创辉煌。深入挖掘档案价值,发挥档案作用,《南京大屠杀档案》《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先后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档案》《尹湾汉墓简牍中的西汉郡级档案文书》《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档案》《中山陵档案》等12件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出版《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图鉴》《南京解放》《苏州商团档案汇编》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举办各种档案史料主题展览活动近2000个,参观人次数千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