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转”出新结构,园区“转”出新优势 动能转换,泰兴发展跑出加速度
4月18日,国内首个专业日化产业园——中国·泰兴日化产业园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开园。“园区考虑这是一个‘美丽+健康’的产业,所以将日化产业园所在地打造成一个大公园。”泰兴市委副书记、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坤说,此举不仅体现绿色环保理念,更展现化工产业新模样。
建设生态型日化产业园,是泰兴经济业态嬗变的缩影。泰兴市委书记张育林说,泰兴加快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化工、医药、机电三大主导产业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集约化发展转变,以此转换增长动力,打造特色产业新高地,不断厚植跨越赶超新优势。
化工,是泰兴经济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因为要发展,泰兴人“爱”它; 因为要环保,泰兴人又“恨”它。但如今,作为化工园区的经济开发区已然大变样。在园区管委会智慧园区指挥中心,指挥平台实时监测园区大气常规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浓度;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预警、快速处置”转变,且对可疑污染源对象进行分析、实现追踪溯源,两年减少41家化工企业。园区化工产业精细化率达45%以上、产业关联度达65%以上,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泰兴确定“一区五园”发展格局,即依托化工产业,向新材料、医药、日化、涂料涂装、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拓展。18家世界500强企业集聚泰兴经济开发区,拉长、接粗产业链,推动园区由化工向“非化工”转型。
换掉落后产能、换上绿色优质发展新动能,一批大项目落户正改变着泰兴的发展业态: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6个,今年有望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0个。泰兴市市长刘志明说,这些“高大上”项目的建设,必将为泰兴“聚焦创新转型、聚力追赶跨越”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力、增创新优势。
泰兴“三区三园”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催生新的发展理念、产业形态。“跨区、跨市、跨省、跨国”合作发展,成为各开发园区竞相探索的新模式。黄桥工业园利用靠近江阴的区位优势和南北共建机遇,建立江阴高新开发区黄桥工业园,引进23家江阴企业,总投资超40亿元;上海金桥·黄桥产业园、长虹集团黄桥产业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苏南、上海企业跨江带来资金的同时,更带来新的发展理念。”黄桥镇镇长王晓云说。九天光电科技公司将51%的股权转让给一家上市公司,助其迈上发展快车道,成为国内动力锂电池等产品精密钢塑材料的唯一全工艺流程生产企业。
动能转换,泰兴“智造”引以为傲。4月3日,由扬子鑫福造船公司建造的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鑫福39”轮出江试航,作为新一代绿色船型,其燃油消耗比传统的40万吨矿砂船节省20%。新浦化学公司总投资55亿元、年产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最关键环节丙烯精馏塔前不久成功吊装,明年6月试生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链,实现循环经济的提质增效。中智电力、中全新能源等企业的发展,催生泰兴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和锂电新材料产业链的形成;蓝电环保的脱硫脱硝烟气治理装备,占据全国有色金属行业95%的份额,除尘率达99.7%,每台年节电40万千瓦时。
园区“转”出新优势、产业“转”出新结构,泰兴生态环保实现从“跟班生”到“优等生”的转变。来到虹桥新城,总投资11.5亿元的长江文化生态区正加快推进,着力打造柳色春晓、夏风赏莲、秋箫芦影、冬日暖阳的别致景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虹桥镇镇长樊晖说。
泰兴把绿色生态作为底色,打造12公里长江生态廊道、高品质绿色走廊和一批公园绿地,把更多绿色引进城市、留在乡村、植进园区,扎实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努力把泰兴打造成为长江生态大走廊上的“绿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