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校文创资源如何与市场需求对接 ——产教融合,科研须为文化产业赋能
4月2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承办的“2018中国·南京文化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峰会”在南京召开。如何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如何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成果为产业赋能?省内设立文创专业的高校代表、文化企业界代表对此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融入发展,高校应点亮城市创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与会代表的一致观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说到底是精神上的需要、是对文化的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看,文化产业还肩负着民族文化的创造、传播的重要使命,发展文化产业将为激发文化活力、实践文化自信提供重要途径。”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说。
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历史节点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文化产业裂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事实上,江苏各地的企业、高校在推进产学研融合方面,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刘伟冬说,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近几年来,南艺积极参与省、市和全国性的重大文化项目,设计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鼎、亚投行官方徽标、全国首个地铁IP“阿紫”等,还参与“诺贝尔奖科学与艺术小镇”建设、承担文化部非遗传承人的培训任务等。
“一所大学涵养了一座城市,它完全可以也应当融入城市发展。当南艺这样的学校将每年的‘5·20’毕业生创作展演嘉年华创造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节日,我们还会固执地认为,这所大学仅仅与象牙塔内的少数人相关吗?”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管向群说。
产教融合, 产业仍需补“短板”
不过,要真正实现产学研联动、依托科教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走的路还很长。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创人才的培养机制问题:“当下许多传统行业都需要通过‘文化+’的方式进行改造和升级,这就需要大量的复合型文化创意人才。但从目前国内高校的情形来看,无论是学科定位、教材体系,还是文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模式,都比较滞后。特别是不少教师本身就不具备文创实践的能力,只知道关起门来教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能够和市场、和人民的需求对接?”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在文化产业迈入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不少地方仍然对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缺乏敏锐的认识。“文化+科技,一定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范周说,“当抖音、直播、慕课、喜马拉雅FM这样的新型互联网生态出现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意识到,要对‘声音产业’的重要性进行重新审视呢?”
事实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深入、科技未能充分地服务于文化,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据苏州蓝海彤翔集团总裁高鹏东介绍,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突破559亿,但是中国影视行业远未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没有精细化的分工和严格的流程,即使创意再好,也无法保证对数字内容的高质量生产,这就是我们常被诟病作坊式生产的最主要原因。”
开放交流,文创为民族添“自信”
目前,江苏省文化产业仍存在创意创新后力后劲不足、文化产业低位竞争的情形,如何把教育、科研的力量转化为生产力,与会的专家代表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伟冬认为,要充分开放高校和行业之间的交流,提升文创人才的专业素养,“如果我们的毕业生在地方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竞争中缺乏竞争力,知名文化企业、大型文化集团就不会主动寻求与高校的战略合作,产学融合就不会有深度与广度。江苏高校文创专业应该以高校自身学科优势为依托,精确定位,彰显特色,办出高质量、有水平、受企业认可的文创专业,才会有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深度融合,才会有江苏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与大繁荣。”
“两落地、一融合”是南京为推动行业产学研融合提出的一项战略,指的是南京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南京落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在南京落地发展,南京这个城市和当地高校融合发展。据了解,剑桥大学、悉尼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已经在南京建立了新型研发机构,南京市政府投入了35个亿用于扶持新型研发机构。
为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人才,不少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2018年4月11日,南艺邀请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残障工人来校交流,让南艺学子近距离感受到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个国家不仅要经济强、政治强、军事强,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文化强。所以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家,一定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落脚到文化自信的层面来认识,这是所有的文化产业从业者肩负的使命。”刘伟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