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8-04-16 09:38:25  |  来源:新华日报  |  编辑:罗毅

  原标题:努力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并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瞄准“走在前列”目标,江苏省正不断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以求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一网共享,运用数据提供智能服务

  3月30日,全省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部署推进会在南京召开。这是江苏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最新举措。

  网格是在城乡社区划分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单元。在省综治办副主任李三顺看来,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利于感知社会结构变化的最细微脉动、筑牢应对社会风险的最前沿防线、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的最基本构架,是省委省政府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

  2017年8月,江苏省确定5个设区市、9个区县作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试点单位。这些单位按照网格统一规划、资源统一整合、人员统一配备、信息统一采集、服务统一标准“五个统一”的要求,合理划分城乡网格,配齐配强网格管理员,构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社会治理网格体系。

  南京市江宁区是全省率先试点的地区之一。在该区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上,《新华日报》记者看到由社区网格采集上传的各类信息正在实时显示。江宁区委政法委综治指导科科长张宗学告诉《新华日报》记者,网格员在社区采集到信息后,通过手机“全要素网格通”上传平台,再经智能派单、自动流转, 将相关问题推送至责任单位进行处置,并反馈和评估处置结果。

  “大数据、智能化是江苏网格化社会治理创新最大的特色亮点。”省公安厅副厅长程建东说,“全要素网格”系统实现基础信息一体化采集,条线部门力量资源网上联勤联动;多源数据一张网共享,政法综治专业数据、政府部门管理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业务数据等汇聚整合;智能应用一站式服务,省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智能服务,通过移动互联采集、信息化联动、大数据研判,做到“问题发现在网格、隐患消除在区县、风险洞察于事前、服务推送到身边”。

  李三顺介绍,江苏省将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大联勤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智能分派、精准推送,扁平指挥、高效处置,网上留痕、监测预警。同时,通过整合基层政府行政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主动为群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便利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开放共治,协力打造命运共同体

  新常态下新老矛盾交织,社会问题的多发性更为凸显,社会治理面临更大挑战。“政府单打独斗已不适应社会问题复杂化的趋势,只有更加注重开放共治,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才能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这样认为。

  近年来,江苏省司法行政部门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的亲民性、草根性、本土性,向村社、楼栋住户延伸覆盖,把政府不擅长、做不好的事情交给社会组织去做。目前,全省已成立“乡贤会”“百姓议事堂”“和谐促进会”“道德帮帮团”“法治道德银行”等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4200多个。

  72岁的王金根在扬中市新坝镇新治村做了30多年的村干部,这两年他有了个新岗位——“五老说和团”的一员。记者看到,在他的笔记本最新一页,记录了“顾家翻建房屋造成空调噪音扰邻”“李家亲兄弟互殴”等棘手的纠纷。“我们这些人熟悉情况,退休后为乡亲们做点事,许多矛盾在我们手里化解了。”王金根说。

  新治村支书马军告诉《新华日报》记者,在他们村,“绿色家园促进会”“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青年聚社”等多家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成熟的社会组织就像毛细血管,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活力”。

  扬中“五老说和团”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组成。“当地公道正派人士贴近民众,熟悉民情民意,他们参与乡村治理,群众比较信服。” 扬中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晓雪说。

  “住宅小区保安人员少,自建夜间巡逻队又不可能,万一碰到小偷作案该怎么办?”以前,家住宿迁市宿城区嘉汇风景苑的张新忠老人十分担心。

  现在,这样的担心已成多余,这得益于宿迁在全市推广的“保安联勤联防”不间断巡逻模式。所谓联勤联防,就是公安机关充分发挥保安力量行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共治、维护社会治安。去年以来,该市已建立联勤协作区域199个,保安员协助公安机关调处纠纷78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名,联勤协作区域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3%。

  “2019年底前,我们将在全市实现保安联勤联防模式全覆盖,与城市网格化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提升社会治安管控效能。”宿迁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张晓伟告诉《新华日报》记者。

  创新善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扬中经济开发区德云村老三八公路全长1100多米,是百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以前这条路没有路灯,村民夜行不方便。由于村两委缺少资金,当地几位乡贤多次出面与区政府、路灯管理公司协商研究。2017年,这里路灯终于亮起来,村民说:“乡贤、政府做了大好事!”

  德云村支书陆昌鹏说,社会治理不能仅是最初的“管控”,而更应偏重于“善治”。“乡贤是百姓信赖的新型社会治理资源,他们不仅有道德引领作用,更能促进村庄善治。今后,我们还将探索乡贤培育等制度化安排。”

  “喂,老韩吗?我是唐杨村二组陈吉生,我和苏中华的宅基地边界及树木纠纷有15年了,一直没解决好。”2018年1月,泗洪县曹庙乡专职调解员韩发品接到电话。通过听取陈吉生、苏中华述说,走访村里群众,实地查看地界等,韩发品发现苏中华确实侵占了陈吉生的宅基地。在他的反复协调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苏中华退出侵占的宅基地,涉及的5棵杨树由苏中华负责出售。

  2018年来,宿迁市司法局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利用“12348”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行“互联网+调解”服务,整合现有矛盾纠纷调解资源,成立人民调解专家库。专家们的专业特长、联系电话等信息上了官微,群众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自主选择所信任的调解员,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就能及时得到调解服务。目前他们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00多起。

  “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智慧调解,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促进社会和谐。”柳玉祥说。省司法厅在互联网上构建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日夜不间断提供律师服务,每月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万多人次。该平台还能依靠大数据整合,对矛盾纠纷的防范化解提前做出预警,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从单纯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