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群时代 古老艺术成为自信标签
2018-04-03 17:31:12  |  来源:新华日报  |  编辑:罗毅

  原标题:“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江苏故事”系列报道之四 社群时代,古老艺术成为自信标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40f8a81-272a-4a08-99c4-238f93ebb64d

国画颜料“非遗”传承人仇庆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07eff30-53a8-406f-ab0f-ea8965232bff

雕版印刷产品

  3月底,昆曲新专辑“云心水心《玉簪记》”发布会在省昆剧院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套专辑很大一部分出版经费来自361位昆曲粉丝的众筹,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赞誉这套《玉簪记》的出版方式,会在昆曲史上留下特殊的记忆。

  因体验美好而被分享,进而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组成社群,这是互联网时代文化的“新玩法”。而在所有的文化体验中,“非遗”因其深厚的历史沉淀而自带IP光芒,它的标签上贴的是高雅、独特、魅力,社群时代,古老艺术成为自信标签。

  “非遗”,一个值得分享的IP

  临近清明,一年一度的姜堰“溱潼会船节”又要开始了。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溱潼会船”除了竞技型篙船、划船比赛外,还有颇具文化艺术气息的花船、贡船表演,是国内唯一的、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每年都会吸引十多万游人云集当地。

  老家在溱潼、现在南京福晶科技公司工作的肖兴这几天紧盯着“江苏省溱湖旅游区”的微信公众号,准备开抢开幕式门票,“最终还是没抢到最好的位置,只买到260元一张的门票,听说数百张560元的贵宾票5个小时就被一扫而空了。”他告诉《新华日报》记者。

  借助新媒体平台,“溱潼会船”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大,来到溱潼的游客,除了可以欣赏会船表演外,还可以观赏溱潼万朵古山茶,参与湿地生态游,观摩围棋擂台赛,甚至参加当下最流行的抖音大赛,“溱潼会船”正在成为溱潼文化旅游的新IP。

  很多像“溱潼会船”这样的“非遗”IP不仅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并且正在拥有越来越多年轻的粉丝。

  雕版印刷是古代的印刷术,由于它集观赏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满足了当下人们寻源复古的人文情怀,深受年轻人追捧。国家级非遗“雕版印刷”的当家人、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总经理聂正群对此最有感触,他告诉记者,“适应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的新特征,广陵社对雕版印刷的保护思路也发生了转变。为增加体验、分享内容,广陵社专门成立了以雕版印刷为主题的活态展示旅游区,将雕版印刷30多道传统工艺拆解成一个个旅游体验项目,游客不仅可以亲眼看到雕版师傅现场演示制作,还可以亲自操作,并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

  “互联网+”,为“非遗”插上复兴翅膀

  昆曲是最早搭上互联网快车的“非遗”之一。“在2006年我们就做了‘环球昆曲在线’,把每周六在兰苑剧场的演出,同步直播到网站上。”省昆剧院院长李鸿良说,因为剧场只有140个座位,基本一票难求,为了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环球昆曲在线”一直坚持到现在。李鸿良认为,借助网络平台,让昆曲找到了时尚的节奏,“我们的观众群越来越大,老一辈的艺术家和年轻演员,也收获了更多的戏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剧场,昆曲更有生命力了!”

  古老技艺与互联网科技碰撞出的火花,是“非遗”传承的一大亮点。南京云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周双喜,就在去年通过斗鱼直播,带网友参观了南京云锦博物馆,并近距离展示了云锦织造的过程。周双喜表示,通过时下年轻人喜欢的直播方式将南京云锦技艺传播出去,是对我国传统技艺的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值得继续尝试和推广。

  互联网不仅让“非遗”有了更多展示的平台,也让一些“非遗”从艺术品向产品过渡,走进寻常百姓家。74岁的国画颜料“非遗”传承人仇庆年,因为去年央视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而成为“网红”。其实在两年前他就在淘宝上开设了“庆年堂”店铺,让更多人能感受到他亲手调制的“中国颜色”。虽然由于手工制作、原料稀有,仇庆年的颜料卖得比工业颜料贵得多,但淘宝上的一个个好评,都代表着人们对“非遗”的尊重和认可。

  传承,从自家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儿

  “非遗”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正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越来越多的“非遗”社群,也让这些古老的艺术与技艺从一家“独门秘籍”变成大家的兴趣爱好。

  无锡玉祁镇有一家宏凤年糕坊,这里不仅生产无锡市“非遗”脚踏糕,也是一个“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我在二楼开设了一个书院,每周都会举办沙龙活动。”创办者、同时也是脚踏糕“非遗”传承人沈静娟说,这主要是一个女性社群,她会教妈妈们做传统的中式糕点,也鼓励带着小孩来一起诵读经典、了解“非遗”。

  “首先要找到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然后通过这些沙龙活动,慢慢培养他们的兴趣。”沈静娟欣慰地说,“两年内已经有几百个家庭来参与过活动,未来还想和学校合作做一个‘小匠人培训’,请一些‘非遗’老师傅讲课,日积月累,也许就能从中找到感兴趣的人,这样无论是脚踏糕还是堆花团子等传统技艺,都会慢慢传下去。”

  不仅“非遗”传承人主动向民间敞开“非遗”大门,各种民间社团也主动拥抱“非遗”,南京悦的读书会前不久就主动邀请秦淮花灯“非遗”传承人徐秀健老师,为读书会成员和秦淮区群众讲授“秦淮灯彩”技法,他们打出的主题是“走进秦淮非遗,给自己的人生另一种可能”。

  社群积极参与“非遗”活动,相关职能部门对“非遗”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也在悄然“变脸”。

  秦淮区文化局“非遗”科张江信科长告诉《新华日报》记者,秦淮区是“非遗”大区,仅国家级以上的“非遗”项目就有6个,然而以往对“非遗”形象缺乏深入研究和顶层设计,品牌聚焦度不够,这些都制约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和作用发挥。

  为此,秦淮区探索吸引民间力量参与“非遗”的保护和利用,让“非遗”从自家的玩意儿,变成了大家的宝贝。张科长介绍,他们与凤凰网合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非遗”进行包装推广;与金陵饭店合作,把面塑、布艺、微雕等“非遗”推到更高的展示平台;甚至还与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开展深度合作,将秦淮“非遗”元素有机植入学生毕业设计作品中,对现有“非遗”进行提炼、改造和再创作,形成可转化的系列设计成果和舞台剧。

  今天,古老的“非遗”正在融入百姓生活,“非遗”已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并日益转化为市民主动参与、积极维护、身体力行的文化自觉。

  图片默认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