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业银行打造普惠金融差异化样本
2018-03-30 18:08:55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罗毅

  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发展普惠金融,对金融机构来说不仅仅是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战略机遇。”3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第1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兴业银行副行长陈锦光表示。

  自2003年联合国首次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十多年来,普惠金融已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要金融实践。多年来,兴业银行秉承“寓义于利”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观,以商业可持续为原则,围绕绿色金融、养老金融、银银平台、社区银行、小微金融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普惠金融优势业务,明显改善对小微企业、“三农”、贫困人口、特殊人群、生态建设等领域的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兴业特色的差异化普惠金融之路。2017年9月,兴业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率先宣布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进入普惠金融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做足特色优势 打造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可持续发展是普惠金融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普惠金融服务往往具有风险高、成本高、收益相对低的特点,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和普惠的平衡,兴业银行给出的答案是立足自身禀赋,开展优势业务,打造差异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陈锦光认为,发展普惠金融不能一拥而上,面面俱到,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深做透做优。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和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兴业银行十多年来深耕绿色金融,在体制机制、专业团队、产品服务等方面形成了领先优势。该行将绿色金融实践进一步延伸至普惠金融领域,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普惠性。

  该行综合运用排污权抵押贷款、碳资产质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品等多元化产品,帮助节能减排小微企业盘活环境权益资产,破解担保难、融资难问题;积极探索绿色扶贫融资服务,大力发展绿色按揭贷、绿色理财、低碳信用卡等个人绿色普惠金融业务。

  银银平台是兴业银行独特的商业模式。该行运用银银平台商业模式,加大与广大中小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科技与管理输出,将移动支付、财富管理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扩展到更多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填补金融服务盲区,成为该行普惠金融实践的典型样本。银银平台不仅提升了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更帮助中小金融机构有效提升服务当地居民、企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加了当地金融供给。

  社区支行是兴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阵地。2013年该行在福州设立国内首家社区支行,目前社区支行网点近千家,服务社区居民超过350万人。该行社区银行以“亲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宗旨,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提供错时服务、专属消费和经营贷款、各类签证代办、代收物业费以及住房、教育、保险、养老等综合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广受客户欢迎的家门口的“金融管家”。

  拥抱金融科技 为普惠金融插上数字翅膀

  近年来,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在改善客户体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拓宽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卓有成效,已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助力。以科技兴行战略为引领,兴业银行主动拥抱金融科技,将科技广泛运用于普惠金融实践。

  以推进网点智能化转型、打造智慧网点为抓手,兴业银行将科技创新和传统银行服务有机结合,持续提升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如率先研发盲人专用ATM机,实现全程语音导航服务和可触摸盲文服务支持;推出VTM(远程柜员机),为客户提供远程客服“面对面”视频交互在线服务等等。此外,该行还着力打造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及“星级”营业网点,提升网点服务品质,2家网点荣获2017年度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称号,近90家网点获评“星级”营业网点。

  完善线上服务渠道建设,通过科技延伸服务触角,是兴业银行近年来重点发力的一个方向。该行加快完善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微信银行、短信银行于一体的一站式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突破时空限制,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便利安全的网络金融服务,目前服务个人客户超过3000万,交易笔数超过13亿笔,交易金额超万亿元,网络金融柜面替代率97.08%,同比增长2.29%。

  顺应移动支付发展趋势,兴业银行在为社会提供便捷支付服务,提升支付效率方面下足功夫。如针对小微商户创新推出“兴e付”收单产品,支持微信、支付宝、QQ钱包、京东钱包等支付,助力小微商户收单效率提升,目前服务商户超过27万户,2017年交易量超过14亿笔,金额1727亿元。通过与合作银行开展移动支付产品“钱e付”、跨行代收付产品“汇收付”等创新产品,丰富农村金融机构支付手段,其中与喀什农商行开展的“钱e付”合作,将移动支付服务输送到我国西部最边远地区。

  民生领域,兴业银行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金融”的服务新模式,推出“智慧医疗”金融解决方案,为各大医院搭建“掌上医院”,实现预约挂号、排队叫号、看报告单、自助缴费、分诊叫号手机端一站式办理,有效改善和提升传统医疗产业和医疗就诊环境,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缓解“看病难”问题。目前已签约医院近400家,上线251家,惠及患者近660万人。

  聚焦薄弱领域  增加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兴业银行直面这一难题,坚持做“小”文章,做“专”服务,创新推出“小微三剑客”“循环贷”“e系列”“兴业管家”等多元化产品,建立健全集结算、融资、增值服务为一体的小微专属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17年末,该行小微企业“三个不低于”贷款余额达6111亿元,同比增长9.46%,高于全行资产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申贷率96.04%。

  该行坚持“减费让利”,在严格执行45项免费服务及小微企业服务“两禁两限”规定的同时,增加63项额外自主免费服务项目,免除日常财务顾问服务费等项目,仅2017年即主动减费合计超过10亿元。

  同时,针对“双创”、农民、贫困人群等银行传统模式下较难惠及的“长尾”客户,兴业银行大力推进产品服务创新,优化薄弱领域金融供给,着力提高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

  服务“双创”群体方面,针对城镇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的创业需求加强产品创新,推出各类个人创业贷款。同时,该行聚焦创业创新型和科技型优质小微企业客户,持续探索布局“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兴业银行服务的“新三板”挂牌客户约2千家,高新技术企业逾万家。

  服务“三农”方面,该行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户”“银行+保险+农户”等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区域一体化农业集团以及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产业链的融资支持,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积极搭建银政合作平台,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满足乡村振兴和“三农”多元化金融需求,到2017年末,该行涉农贷款规模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11.68%。

  精准扶贫方面,兴业银行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以三明为试点全国首推林权按揭贷款,在福建试点推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有效解决农户抵押手段不足的问题,助力脱贫致富。同时,积极打造“产品扶贫、产业扶贫、渠道扶贫、教育扶贫、定点扶贫”五大体系,在内蒙古、黑龙江和广西等地分别设立乳业、农业、林业产业金融中心,精准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脱贫,截至2017年末,该行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个人贷款余额合计32.51亿元,增幅达31.14%。

  奋进新时代  谱写普惠金融事业新篇章

  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以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为新起点,兴业银行将普惠金融业务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快车道。

  组织体系方面,兴业银行已构建起从总行到分支机构、自上而下的普惠金融“三级”垂直管理组织架构。总行层面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惠金融事业部,承担全行普惠金融业务的牵头与组织推动工作;分行层面,由零售金融部牵头负责辖内普惠金融业务的组织推动,并将全行2000多家同城支行特别是社区支行打造为普惠金融服务的主阵地和桥头堡。

  配套管理机制方面,加快建立完善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五专”经营机制,实现普惠金融业务业绩计量、统计核算,实施战略性资源倾斜,为普惠金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立足自身特色,兴业银行已形成“1+N”的商行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其中“1”指普惠金融事业部,“N”指的是中小企业部、绿色金融部、银行合作中心等专业化经营管理机制。通过“1+N”体系,进一步聚焦小微、三农、养老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特色领域和重点领域,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陈锦光透露,该行正在制定普惠金融长期发展战略,将普惠金融的理念融入银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发展、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核心环节,“我们的目标是将普惠金融打造为像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一样响当当的又一块金字招牌。”(文 邹晶莹 编辑 张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