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焦“智慧气象” 提供精准服务
2018-03-29 09:46:29  |  来源:南京日报  |  编辑:罗毅

  原标题:南信大联手江北新区建立云平台 聚焦“智慧气象”,提供精准服务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2018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智慧气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江北新区联手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正是聚焦“智慧气象”。近日,南京日报记者在南信大采访时,研究院展示了一批利用人工智能监控和预测天气的最新研究成果。 

  雷暴大风识别系统,提前15分钟预报极端天气 

  “‘智慧气象’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技术,让计算机深度学习,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气候进行模拟和预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董事长苗春生说,他是学气象的,但只是学了气象的某一个分支,其他地方并不熟悉,“计算机不同,它可以是‘全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对几十年的气象数据做到了解并进行分析。和人下围棋的AlphaGo在下每一步棋的时候要进行10的17次方的选择,但这和气象预报比起来仍然是一种简单的模型,因为气象受到的影响因子更多。 

  该校“雷暴大风识别系统”的基本思路是将雷雨大风、大风、降水、晴空4类不同的天气类型的若干雷达垂直剖面图像输入到构建的网络模型中,让机器通过大量的训练、学习,从而对数据进行快速识别,并做到提前预报。 

  “国家建设高铁时,在长沙到昆明这一带,选了260公里的山区。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很害怕侧向的风,高铁的速度必须要随着风速做相应的调整。”苗春生说,这段路程上一共建了63个监测站去观测风速,但由于是实时的,观测到暴风后让高速运行的高铁很快降速是非常困难的。 

  “高铁方面希望能够提前15分钟、每隔10秒预报一次风速。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准确率达到了84%。”苗春生说,目前该技术已经在高铁系统进行预研试用。 

  海上气象服务云平台,规划不同交通工具出海时间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他们还开发了一款为海上新能源企业提供保驾护航的云平台。 

  “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开发的热点与前沿。”苗春生介绍,开发海上风能,需要在海上安装风轮,安装风轮的过程对天气条件有严格要求。 

  因为海上天气变化很大,一些公司在租了船把风轮运到海边后,却常常因为恶劣天气不能施工。“一个风轮有几十吨重,租船运到海上的费用很高,耽误一天就是很多钱,”苗春生说,新能源公司急需对海上天气进行精准预报的服务。 

  他们开发的海上新能源气象保障与服务云平台,接入了自动站、雷达、卫星、船舶站和预警信号等气象产品,能够通过历史资料统计、多源数据融合、资料同化、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提供精准、及时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基本保障了海上风电场的安全施工运维。 

  “同时我们的平台还具备个性化定制的功能,能够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增加观测点。比如,轮船出航的问题,我们就能把交通工具的出海条件和每日逐时海洋水文气象要素预报结合,为用户规划出每种交通工具在每一天安全出海的时间段。”苗春生说,目前,该技术已经被江苏省内一家公司订制使用。 

  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市场前景广阔 

  苗春生说,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精准的气象服务,气象信息服务市场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他们与南京江北新区联合成立的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就是希望利用这一机遇,将气象服务产业做大。 

  目前南京江北新区给他们免费提供了3000多平米的办公场地,他们团队将凭借雄厚的科研积淀,专注于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同时转化出的成熟技术还会进一步孵化出更多的企业,一方面继续与国家的气象部门合作,开发业务和服务系统;另一方面会面向市场,为航空航海方面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业务。 

  目前信大气象公司已经与江苏、安徽、海南等省份建立合作关系,预计2018年的产值可以达到3000多万元。“我们的目标是使公司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气象科技公司,为国家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商业化服务,着力去解决一些国家民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苗春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