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质旅游 打响“水韵江苏”新品牌
2018-03-20 09:53:38  |  来源:新华日报  |  编辑:罗毅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着眼调结构增加投资,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

  推进消费升级,需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旅游业,正是江苏省着力深耕的朝阳产业。对标“高质量”,优质旅游成为打响“水韵江苏”新品牌的发展主方向。

  突出“水”主题,做足“水韵文章”

  2017年,江苏旅游业总收入达1.16万亿元。然而,与旅游强省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标“高质量”,一个“水”字,成为江苏打造“优质旅游”新形象的突破点。

  作为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水不仅是淮安赖以生存的源泉,更流淌着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在“1+3”重点功能区的划分中,淮安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做好水文章,传承水文化,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和主攻方向。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市长蔡丽新介绍,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中,淮安围绕里运河、大运河、淮河三条轴线,优化“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文脉相融”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优“生态+”布局,突出推门见景、放眼是绿的生态优势,走生态优先新路。

  京杭大运河在江苏境内全长690多公里,流经8个设区市,沿线集聚的遗产点数量约占全线的40%,是中国大运河旅游资源最为集中、品位最高的河段。大运河文化带成为江苏省2018年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项目。“运河淮安段的水利工程遗迹代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最高水平。”蔡丽新说,淮安充分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坚持重点片区开发与完善城区功能、增强辐射相结合,提升城市软实力。2018年,淮安计划投资136亿元、实施建设101个项目,推进景观改造“连片串线”,结合“纳湖入城”和城市功能片区融合,实施沿路、滨河、环湖区域生态廊道和慢行系统建设,实现各组团绿地之间有机联系、相互衔接,重点抓好洪泽湖、大运河、古淮河三条景观带规划,再现“水韵风华”。

  淮安的实践,成为江苏省做强旅游“水文章”的缩影。不少代表表示,以水为主题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仍处于初始阶段,但江苏江、河、湖、海、滩涂齐备,各地可开拓更多维度的旅游产品。沿海旅游、扬子江旅游、宁杭乡村旅游示范带等专项产品应加速规划落地。

  瞄准高品质,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这是“门票价格”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变得越来越务实和细致。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门票的提法对旅游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对旅游企业的倒逼。”全国人大代表、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解读说,全国近200家5A级景区中,商业型景区仅占一成左右,其余都是依托于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等吸引游客、开展经营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并推进景区门票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一味以提高门票价格方式搞景点开发,会将旅游产业逼进‘死胡同’。”吴国平认为,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景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多元经济发展道路,提高刚性消费、个性消费、深度消费、体验消费,让景区变成创新消费的载体,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后备厢经济”转变。2017年,灵山双园景区门票收入仅占到总收入的1/3不到,其余则是商品经营业务、住宿业务、餐饮业务等。

  那么,高品质旅游和大众化消费如何更好衔接?

  “高品质旅游和大众化消费其实并不矛盾。”吴国平说,中国有近3亿中等收入人群。与国外相比,中国旅游业在硬件设施上的差距已很小,但软件系统仍存在很大上升空间。其中,旅游人才教育成为制约国内旅游业发展最大瓶颈。高标准的就业者是促进旅游业拉动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当前,江苏正按照“碧波荡漾、青山朗润,老街雨巷、丝竹悠扬”的“最靓颜值”标准,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厚度、更有速度的“优质旅游”全景蓝图,这正是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实写照。

  升级乡村游,让更多人享受优质游

  在大众旅游时代,从关注规模向关注产业品质转变,正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界的共识。品质,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要把青山绿水打造成小而特、小而品、小而优的高能量产业,引领白塔村未来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说,通过充分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挖掘历史文脉,经济基础一度薄弱的白塔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引进2.8亿元的民间乡村旅游项目落户,但并不需要高楼大厦式的宾馆,不需要商业味浓厚的农家乐,2017年就回绝多个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投资项目。”欧阳华介绍,白塔村因村制宜,请来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利用村里闲置房与破旧废弃房,改造成为占地5000亩的白塔牵稼园,内有民居民宿、咖啡馆、香竹苑、金丝楠木地下展馆等旅游居住和休闲场所。2017年,白塔村接待各地考察团380多批次,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乡村旅游要从同质化、低品质产品向中高端产品转换。”全国人大代表、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介绍,永联村挖掘农耕文化,实现年旅游收入超亿元,“发展乡村游,不仅要围绕‘农’字做精做细,还要做优做强”。

  吴惠芳计划用3年时间,以“永联旅游风情小镇”为核心,将周边3平方公里规划为水乡风情带、田园深度体验片、小镇休闲度假片、乡村牧场休闲片、钢铁工业旅游片等“一带四片”,打造“江南乡村生活体验地”。永联村牵头成立张家港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区域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