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新华:读有字之书 无字之书 心灵之书
2018-02-13 10:58:20  |  来源:新华日报  |  编辑:罗毅

  原标题:作家卢新华做客南京与读者分享“三本书主义” 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1978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大一学生卢新华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处女作《伤痕》,这篇反思十年浩劫的短篇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轰动,由此发轫的“伤痕文学”成为弥漫于70、80年代之交的文学思潮。40年后,上周末,年届六旬的卢新华携新书《三本书主义》做客南京先锋书店,和澳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朱寿桐展开对谈,分享了他多年来有关读书、人生选择、民族与社会等问题的思考。卢新华认为,所谓的“三本书主义”,就是指人生应当读“三本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

  有字之书:读书一定要读经典

  回忆起初进复旦大学读书的岁月,卢新华说,当时自己的心里装着的主要是“有字之书”:“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人们对知识大多有一种迫切的饥渴。《复活》《悲惨世界》《艰难时世》《诗经》《左传》《昭明文选》……无论是西方巨著还是中国优秀经典,我都读得如饥似渴。”广泛的阅读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积淀。即使到今天,卢新华依然认为,阅读“有字之书”对一个人精神的成长至关重要。面对读者提出的“怎么读书”的疑惑,卢新华回答说,读书一定要读经典,“以一个人活到80岁计算,一生也只有不到3万天,这么短暂而宝贵的人生,如果不去读经典,是对生命的浪费。”

  比起人们对读书的漠视,更令卢新华感到忧虑的是时下一些年轻人对书籍的亵渎。《三本书主义》自序中,他痛心地回忆起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的一段视频:一座教学楼的走廊上,身穿蓝色校服的中学生们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狂撕着一本本书。他感慨:以这样的态度面对知识,他们未来能书写出怎样的篇章呢?

  无字之书:在自然社会中收获真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除了“有字之书”,卢新华认为自然和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更值得一读。

  《伤痕》一举成名后,卢新华选择做记者、下海经商、出国留学、蹬三轮车甚至在美国赌场做发牌员。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在他看来,无不是一本本宝贵的“无字之书”。在做发牌员的年岁里,卢新华冷眼观察这个由赌徒、赌桌和筹码构成的“金钱社会”,收获了“财富如水”的思索:筹码在赌桌上移来移去,它们像水一样能载舟也能覆舟。卢新华由此认识到,人们对待财富不应抱着占有的态度,在满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之后,不妨用自己的财富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既是“度人”,也是“自度”。

  相较于“有字之书”,阅读“无字之书”需要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在丰富的阅历中收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对于当下“90后”“00后”这些“网络时代原住民”,卢新华认为,更加迫切的不是让年轻人多读书,而是鼓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入工厂学校,在丰富的社会阅历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起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从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心灵之书:在反省中不断前行

  卢新华认为,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终都要归结于一本最最重要的书,那就是“心灵之书”。

  细细梳理卢新华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的每一次人生抉择都是出自对心灵的审视、对“我要度过怎样的人生”这一问题的清晰思考。特别是当《伤痕》给他带来巨大的荣誉时,卢新华却无比警觉地意识到:若不放下已有的荣誉和光环,便无法攀得更高,走得更远。于是,在对自己心灵不断的“拷问”下,他把寻找个人在宇宙间的坐标、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位置视为人生第一要务。

  这也是他对现场读者的寄语:“时代发展得很快,人们不可避免地变得浮躁,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人生应该秉持的方向。佛家讲‘静观’‘禅思’‘慈悲’,这些宗教里的话语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我们。”在美国居住时卢新华还注意到,美国人会时不时地清理自己的车库,他于是想到,我们人的心灵,不也正像这车库一样,需要时时清理,为灵性、智慧腾出容身的空间么?

  更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民族也要多读“心灵之书”。在《赌桌上的反思》一篇中,卢新华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世界视角下的中国人形象。在19世纪,白人批评“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脏乱差”,如今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了大幅提升,但不是说没有改观的空间。卢新华希望,我们民族能够从自身的文化土壤、国民性层面多作一点反思,多有一点建设。其实,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领域里也有一个“车库”,只有常常清理、弃旧图新,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分享会最后,卢新华总结说,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身体的脚、心灵的脚,踏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生命体验的轨迹,这轨迹其实就是一本本书。那么,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是不是也应该穷尽毕生努力,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这正是他的《三本书主义》想要留给读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