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开始,包括江苏在内,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
科学精神应该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基本素养,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科学来奠定正确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乃至世界观。2001年实施新课标后,自然课被更名为科学课,开课年级为三至六年级,而在现实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幼儿园都会组织科学活动,孩子们也会阅读科学相关的绘本画册。相比之下,小学一、二年级在科学素养的培育上出现了断层。
教育部推出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第一个目的就是贯通科学教育体系,做到“从娃娃抓起”。此举也符合国际科学教育的主流模式,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激发和保护低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今后的求学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调整不仅改变了科学课的起始年级,也修订了课程目标,即变“启蒙课程”为“基础课程”,其重要性和地位都大幅上升。然而问题在于,过去多年来,中小学对科学课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课程设计、师资力量、教辅材料等方面都有不少欠账。面对教育部提出的新目标,学校能否保质保量完成,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2015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专题报道《中小学科学课成了“鸡肋”》,文章指出,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看多做少、虚假探究、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在一些学校,科学课一学期也上不了几节,沦为“副科中的副科”。现在,即使校方迅速改变观念,将科学课提到应有高度,可硬件软件上的差距仍然存在,必须舍得投入,下大力气弥补才行。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公民素质的高低,既决定了个人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全民科学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学校在推动科学课建设时,要树立起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果对科学课的重视仍停留在纸面上、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支配之下,无疑是因小失大,误国误民。
在科学课新课标的具体教学内容上,也体现出“务实”的新导向,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与语数外相比,科学课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教会孩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评价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让科学课上得更“科学”,将是这个秋天中小学最重要的命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