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为HER发声”全国行动在南京起航 织密乳腺癌患者全周期关爱网
2025-11-03 17:24:5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11月1日,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为HER发声:乳腺癌患者教育关爱行动”在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乳腺癌患者在疾病认知、全程管理和心理支持等方面的未尽之需,致力于通过构建全国专家协作网络与多元科普体系,推动形成全方位的患者支持生态。

  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史安利、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主任医师莫雪莉教授、觅健肿瘤患者数字化关爱平台创始人刘文桂、若初健康创始人蒋岑等嘉宾共同出席仪式。

“为HER发声”全国行动在南京起航 织密乳腺癌患者全周期关爱网_fororder_12

乳腺癌患者教育关爱行动正式启动

  史安利在致辞中表示:“我们不仅要提升医疗水平,更要倾听那些需要被听见的声音。”她指出,许多患者,尤其是HER2低表达和晚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仍面临认知与心理的双重挑战,亟需社会各界倾听并回应她们的期待。

  作为对患者需求的专业指导及回应,殷咏梅教授在专家分享活动中系统介绍了由其领衔编撰的新版《CSCO乳腺癌患者教育手册》。该手册汇聚了全国乳腺领域顶尖专家的智慧,内容覆盖从诊断、治疗到康复回归的治疗全过程,致力于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实用指南。她指出:“这份手册是连接医患的‘信任基石’,帮助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向主动参与决策,有助于提升广大乳腺癌患者对疾病全程管理的认知与参与度。”

  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提升患者认知,助力乳腺癌患者实现长生存”展开深入探讨。史安利指出:“当前许多患者对精准医疗新进展的认知仍存在差距,部分细分类型的治疗理念尚未普及,这正是我们发起此次关爱行动的重要原因。”殷咏梅教授进一步表示,呼吁应加强基层医生的继续教育,提升其对精准分型与治疗策略的认知水平;同时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科普传播网络,确保权威医学信息能够触达更多患者。

  现场还通过多元互动形式,将关爱之心转化为温暖行动。活动现场设置的“声音邮局”成为亮点环节,与会嘉宾通过录制暖心寄语、填写主题明信片,将祝福贴于中国地图展板,寓意关爱之声传遍全国。在仪式环节,嘉宾共同点亮装置,象征着社会各方力量的汇聚,开启乳腺癌患者关爱新篇章。(文/图 王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