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奏响成都!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献演“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作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
2025-10-22 16:00:0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10月21日晚,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金声玉振,乐韵悠扬。“繁花竞放——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作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此上演。

  扛起这场重要演出的,正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携手歌唱家张宁佳、陕北说书艺术家高永原以及成都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团、米脂吹打乐团,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艺术性与文化底蕴的听觉盛宴,也为成都的秋夜注入浓郁的音乐氛围。

奏响成都!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献演“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作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_fororder_图片14

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演绎五部金钟奖获奖佳作。其中,赵季平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刘长远创作的《光明》两部作品均由江苏省音协报送、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

  音乐会以刘长远的民族管弦乐《光明》拉开帷幕。生动演绎了一代代民族脊梁的心路历程,既具文学性与诗意,又饱含激励年轻一代传承民族精神、奋进时代力量的深刻内涵,开篇便赢得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随后,王丹红创作的民族管弦乐组曲《永远的山丹丹》,生动展现黄土文化的厚重变迁,歌颂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延安精神。郑阳创作的民族交响诗套曲《大运河》,生动描绘大运河与家国命运、商贸民生的紧密联系。邹航创作的《岭南三章》,生动呈现广东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时代风貌,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岭南大地的活力与风情。

奏响成都!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献演“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作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_fororder_图片15

音乐会

  音乐会在赵季平创作的《风雅颂之交响》中落下帷幕,作品从《诗经》“风、雅、颂”中汲取灵感,融合中华文明诗意传统与当代艺术表达。让观众在恢宏旋律中感悟文化自信,为整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

  本场音乐会是中国民族音乐创作与传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演出结束后,观众纷纷表示,这场音乐会不仅听到了顶尖水准的演奏,更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民族管弦乐的独特魅力,也更深入地了解了金钟奖获奖作品的艺术价值。

奏响成都!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献演“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作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_fororder_图片16

音乐会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批准、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第十五届金钟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本届恢复设立作品奖,设置管弦乐和民族管弦乐两项,各评选出5部优秀作品。其中2部由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首演、获奖作品音乐会由乐团担纲,乐团的艺术性备受肯定。

  “这届金钟奖恢复了作品奖,举办专场音乐会并由我们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来演奏,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作品奖的恢复对全国的民族管弦乐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当下好的作品往往在演奏难度和技术上需要超越过往,这也推动了乐团不断磨砺向前发展。”彭家鹏希望能带来最好的演绎与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开始前,乐团还在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前广场举办了一场金钟奖音乐快闪活动。青年演奏家以琵琶、笙与笛子独奏了多首经典曲目片段,让现场市民惊叹不已。乐团演奏家们以一种惊喜、亲民且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方式“空降”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让古典音乐厅在江南丝竹的婉转旋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新时代呼唤新作品,新作品赞美新时代。长期以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坚持民族器乐管弦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文艺精品创作,在演出实践中提升优秀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已创作17部彰显江南品质、中国气派的优秀原创作品。其中7部作品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和重点扶持作品,多部作品入围国家艺术基金创作扶持和省级评优项目,入选“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全国民族器乐展演、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紫金文化艺术节等重要展演累计30余场。

  未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将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用更多优秀的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中国管弦乐的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文/图 苏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