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月满太湖 欢聚吴江 双节破圈,江南出圈:一次传统与时代的共鸣
东太湖灯会 厉塬坤 摄
同里古镇花灯巡游 张智杰 摄
HC骑行俱乐部 厉塬坤 摄
东太湖驿站(吴江文旅供图)
10月6日,东太湖畔无人机表演。(苏州湾文化中心供图)
江南秋色醉人心,太湖波光映月明。江南,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诗意栖居的生动图景,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相逢,苏州市吴江区以“月满太湖 欢聚吴江”为主题,在长三角文旅一体化的浪潮中,凭借多维创新举措,打造了一场全域联动、主客共享的文旅盛宴,不仅生动诠释了江南文化的时代新韵,更为区域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吴江实践”。
综艺赋能:文化IP引领破圈
在吴江,文旅融合是一场守护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国内首档沉浸式角色塑造真人秀《江南·十二场欢聚》成为文旅破圈的“流量引擎”,节目以“角色塑造”与“场景沉浸”的双重叙事,将垂虹桥的千年诗意、盛家厍的市井烟火、宋锦的织造智慧,巧妙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共创的文化场域,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节目播出后,吴江敏锐把握文化IP价值延伸,迅速推出“十二欢”主题旅游线路。以节目场景为脉络、文化体验为核心,精心设计从一日到三日的多元选择:“垂虹文脉一日游”让游客在慢行中对话历史,“江南商脉一日游”以丝绸为线编织经济与文化的经纬,“全景吴江三日游”则构建起覆盖“古、今、农、文、旅”的立体体验网络,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文旅盛宴。
这种创新的文化传播方式,让古老的江南文化在当代焕发出全新活力,成功吸引年轻群体深度参与。双节期间,节目效应转化为线下人气。垂虹断桥前,年轻人临水赋诗;盛家厍老街上,非遗漆扇体验摊位排起长龙;长漾里稻田边,参与者沉浸于田园诗意;盛泽先蚕祠,“梦华十二欢 先蚕趣寻桂”综艺主题游园会雅俗共赏。“十二欢”线路让游客从“观众”变身“剧中人”,成功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跨越。
活动造势:传统现代交融共生
吴江以文旅为媒,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通过特色活动激发消费新活力。双节期间,“月满太湖 欢聚吴江”系列活动将文旅融合推向新高度。当地突破传统“造节”思维,创新采用“造境”实践,通过场景营造与情感连接,打造沉浸式节日体验,让游客在传统佳节中感受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太湖畔,千架无人机绘就“月满太湖”的璀璨画卷,音乐喷泉随《太湖美》的旋律起舞,水幕与月光交织成诗。央视镜头下的阅湖台中秋灯会,再现唐宋风雅——非遗匠人现场展艺,游客提灯夜游,主题灯彩、灯谜大会、汉服游园构成一幅流动的盛世图景。市集区内,年轻人与古风NPC互动集章,尽享节日鲜活气息。民星闪耀艺术小舞台,民乐与流行乐的创新融合,赢得阵阵掌声。
千年古镇各展所长:同里以非遗为魂,花灯巡游、古戏台展演延续宋代“走月亮”习俗;黎里以民俗为韵,游园会、匠心市集、江南丝竹演绎水乡风情;震泽依托“金秋震泽·长漾之约”,推出田园剧本杀、湿地寻宝等创新活动。老字号“仁昌顺”凭借苏式月饼两登央视,传统工艺与创新口味双双绽放光彩。
在深耕本土文化的同时,吴江积极拓展国际视野,依托过境免签政策推动精准国际传播,让江南文化走向世界。苏州南站迎来国庆出行热,来自法国、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国的游客跟着高铁游吴江,走进古镇乡村,对吴江的美食美景赞不绝口。
赛事引流:“运动+”业态崛起
吴江以“运动+”为核心,丰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内涵与体验,通过赛事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双节前夕,“东太湖驿站10站联动启用暨东太湖S湾发布仪式”成功举行,这条蜿蜒太湖的“S”形岸线,是苏州太湖1号公路的重点精华段,正以全新面貌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
联动启用的10个驿站,构建起完善的四级服务场景。其中,太湖驿站综合服务中心除提供运动补给等基础服务外,更展示“吴江造”运动面料与非遗文创,实现“运动+文创”的跨界融合。HC骑行俱乐部、跑者驿站分别满足专业骑行与跑步的需求,摩途咖啡驿站、苏小花驿站则提供了不一样的社交休闲空间,让每位游客都能在这条岸线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休憩点”。
东太湖S湾持续推动“运动+休闲+旅游”多元业态的深度融合。央视对这个假期的吴江格外关注,东太湖S 湾成为焦点,不少运动爱好者在全新亮相的东太湖S湾跑步、骑行,体验这条沿太湖的“最美运动岸线”,点燃全民运动新热情和假日消费新活力。
这个十月,2025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精彩纷呈。赛事不仅提升了区域知名度,更将“流量”有效转化为“留量”——周边酒店入住率明显提升,餐饮、零售等配套消费同步增长,形成了“赛事引流—体验留客—消费延伸”的良性循环,为全国旅游度假区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业态创新模式。
数字革新:科技赋能文化传承
在吴江,数字技术正为传统文化注入全新活力,构建起跨越时空的“文化会客厅”。苏州湾数字艺术馆通过“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让珍贵纹样在数字空间中“复活”,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文物细节;“像素丛林”主题艺术展则汇聚17位艺术家的创作,以数字语言探讨自然与科技的共生关系。
苏州湾博物馆的创新实践同样引人注目。“丽日和星空——梵高数字光影展”与沉浸式VR展览打破了传统展陈边界,将博物馆转变为充满趣味互动的文化体验空间,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走进场馆。
还有创新力满满的Z·Pilot黑科技体验空间,集聚众多科技新零售品牌,开启一场“科技破圈×艺文焕新”的跨界对话。
金秋十月,苏州湾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与群众体育活动相映成趣,苏州湾时尚周实现传统与潮流的创新对话。苏州湾大剧院推出“剧无极限∞”全年演出计划,“观剧+度假”新模式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传统与现代在同一时空和谐共生,吴江文旅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多元需求,更通过“造境”实践,为全域文旅IP的运营与文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吴江思路”,彰显了其在文化传承、区域发展、群众需求满足等多方面的巨大价值。这个假期,吴江以传统与现代的精彩对话为游客打造难忘的节日体验,千年文脉与创新实践在此交相辉映,团圆灯火与太湖风光频频“出圈”,接连闪耀央视荧屏,向世界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新华日报 作者 刘魏 贝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