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盐城东台生态名片闪耀全球滨海论坛
2025-10-10 16:36:3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小雨责编:李诚

  当全球目光都聚焦在2025全球滨海论坛,共同探讨“滨海区域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这一世界课题时,位于中国黄海之滨的盐城东台正以卓越的生态实践为全球海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份鲜活的“中国样本”。

  近年来,东台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底色,全面放大“世遗效应”,获评全国“两山”转化优秀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中国长寿之乡。东台用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书写关于“滨海区域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课题答卷。

  在这里,有作为休闲度假好去处的“绿色氧吧”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可供万鸟翱翔栖息的“鸟类天堂”条子泥湿地。从绵延的绿色林海到候鸟的休栖驿站,从聚焦生态保护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东台不断创新生态治理,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之路,亮出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生态名片”。

  黄海森林生态旅游度假区:从绵延林海到绿色经济引擎的升华

  走进黄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登上森林之眼高空瞭望塔感受这片绿色穹顶,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贫瘠的沿海荒滩。正是一代又一代的“黄海林工”不畏艰险,传承“艰苦奋斗、科学求真、守正创新、绿色发展”的文化,数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才建成如今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

盐城东台生态名片闪耀全球滨海论坛_fororder_25

人工林海 摄影 孙华金

  黄海森林总面积达到6.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到5200/cm³,PM2.5常年在8μg/m³以下,森林中树木和花草释放氧气,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氧吧”,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和喜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太平洋西岸罕见的未被污染的“海滨胜地”。

  每逢节假日,度假区周边民宿民居的客房也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现象,多元业态带动经济呈现火爆态势……这主要得益于东台独到的发展战略眼光,没有“一刀切”的否定黄海森林的生态价值,而是依托当前生态优势,坚持以“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理念进行微改造,打造特色休闲度假产品。

盐城东台生态名片闪耀全球滨海论坛_fororder_26

美居酒店(康养基地) 摄影 余乐

  作为集森林、湿地、海洋综合性自然生态资源于一体的区域,黄海森林度假区围绕“绿色、生态、康养”主题,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片人工林海依托自身的生态优势助力东台绿色经济发展,实现了从“绿意盎然”到“绿盎然”的价值飞跃。

  条子泥湿地:从候鸟驿站到生态保护样本的推广

  条子泥湿地位于东台沿海,总面积约129万亩,作为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加油站”,每年可吸引数百万只候鸟停歇觅食,是名副其实的候鸟驿站。截至目前,记录在册的鸟种增加至415种,其中极危物种勺嘴鹬,对食物和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在全球种群仅500只左右的情况下,在条子泥区域最多时可以观测到200多只,这也充分验证了条子泥湿地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的突出贡献。

盐城东台生态名片闪耀全球滨海论坛_fororder_27

川水湾 摄影 孙家录

  之所以受到候鸟如此偏爱,正是因为条子泥在候鸟栖息地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在政策方面,条子泥率先编制滨海湿地修复规划,建立“政府+联盟+协会+志愿者”的协同保护机制;在创新层面,不断探索候鸟保护新模式,通过实施微地形改造、裸滩湿地恢复和环境综合整治,精准调控水、气、声、地形、植物,打造出国内第一块固定的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被评为“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目前,东台累计完成27.6公里海岸线生态修复、3.1万亩退渔还湿,彻底清除7.78万亩互花米草,条子泥鸟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勺嘴鹬、小青脚鹬再次刷新观测纪录。

盐城东台生态名片闪耀全球滨海论坛_fororder_28

万鸟翔集 摄影 李东明

  前不久,“盐城条子泥杯”全国观鸟邀请赛在条子泥举办。比赛通过“观鸟+旅游”“观鸟+科普”等模式向全国展现了东台优越的生态资源。被誉为“鸟类天堂”的条子泥不仅将“720保护模式”探索成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而且通过观鸟邀请赛等活动形式,加快推动生态价值向绿色发展动能转化,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东台“生态保护样本”。(文 施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