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长假,南京市雨花台区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以下简称“梅钢旅游区”)游人如织。人们的出发与抵达背后,看似仅仅是为了休闲旅游,其实更多的,是许多人重温自己的某段往事、某种情怀,甚至某个执念的延续。
时光倒回至1969年4月24日,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9424厂工程指挥部成立。梅钢承载着钢铁报国的使命,寄托着钢铁强国的梦想,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参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
在近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里,9424这个特殊的数字,象征着梅钢人艰苦创业、奋发创新,实现了从单一炼铁企业到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跨越,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发展之路。
老机器体现的精神价值
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大家庭里,作为宝钢股份四大精品基地之一,梅钢正在彰显着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与活力。而梅钢旅游区,则是企业利用旧资源,以“钢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主题,打造集红色教育、钢厂参观、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亲子娱乐为一体的工业文化旅游区,演绎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城市发展的钢铁担当、美好生活的钢铁答卷。
在这个背景下,曾有南京“小上海”之称的梅山钢铁厂,因矿而铁、因铁而钢、因钢而城,蜕变为今天既是工厂,也是景区的格局,“硬核钢铁”与“诗和远方”在这里相得益彰。
双节中,一段“钢铁与文明的交响曲”视频号在网络不胫而走,引人关注,其中大量跟帖更是让人动容——
网友“惜缘”:“爸爸工作过的地方 他现在90岁了,很想陪他去看看。”
网友“张阿玲1923”:“钢铁侠也柔情十足。”
网友“周美娟”:“7岁的时候跟父母到9424,我小学、中学、工作都在梅山,退休后回上海了,梅山也算是第二个故乡了。”
网友“阳光明媚”:“我的青春、我的爱情都是在梅山起步的哦。”
网友“闲情逸致”:“我父亲最好的年华都贡献给了9424。他已离去!梅山更美。”
网友“大荣”:“我17岁到梅钢,60岁退休回上海,我的青春都在梅钢度过。”
网友“陈平一8149”:“我是当年下放梅山年纪最小的几个,转眼最年轻的我也80岁了。当年挥挥手说再见,许多人真的是再也不见了。蓦然回首,梅山那灰扑扑烟蒙蒙的场景犹在眼前。岁月不及念,梅友们,无论你今在何地,我想都不会忘记梅山的点点滴滴!”
甚至网友“伴你左右”发出的呼唤“君兰,你还在梅山吗”,隐约可见深藏其中的情感故事……
这些质朴的文字,是某种连接的纽带,把人物、空间和时间系在了一起,而那些远去的画面,也因为后人当下的在场而生发新的意义。
梅钢旅游区毗邻长江
早在2020年,钢铁工业与文化遗迹融为一体的梅钢旅游区横空出世。
经过5年运营,梅钢旅游区已升格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由绿皮火车改造的“梅钢号”观光列车,到钢铁人文馆里透着微光的钢琴窗,再到斑驳的红砖盖的老屋改建成上下两层的励志书屋……每一处用心的雕琢,都是岁月沉淀的梅钢印迹。这里是钢铁铸就的史诗,也是人文铺就的长卷,让游客邂逅钢铁与文艺的奇妙碰撞,留下跨越时空的钢铁之旅。
作为中国宝武在宁央企,梅钢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三年前,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总工会、省文物局联合遴选并推出20条“喜迎二十大 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梅钢旅游区便成为首条线路中的一个重要站点。
掩映在花海中的老建筑
在1255平方米的厂史陈列馆,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历史物件以及微缩模拟场景、智能体验设备、光感投影互动墙等,向公众再现了梅钢的发展历程。
展厅内,陈列着创业者亲手绘画的厂区平面规划图;工人们在泥浆糊着芦席棚里御寒、以稻草为床的住宿以及打井、外借钱粮等图片;第一炉铁水铸造的纪念铁块以及当时生产生活所用衣服、收音机、茶杯等实物;第一次出铁时群情激昂的场景塑像……一张泛黄的《文汇报》用整整3版,记录了梅钢人一年出焦、一年出铁、两年完成基本建设,创下冶金史上的建设奇迹。
老机器与岁月同在
漫步梅山钢铁体验馆,电梯急速下降,四周岩层光影翻涌,凿岩机的轰鸣声在耳畔回荡……CAVE投影技术渲染下的下井电梯,瞬间将观众带入了幽暗的“煤厂”,体会当年恶劣环境下工人的奋发图强。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梅钢取而代之的是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四个现代化产线和文化园区,游客可现场全流程感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体验现代钢铁工业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从“传统企业”到“花园工厂”、从“制造”到“智造”的嬗变。
2023年4月24日,梅钢迎来54岁华诞。梅钢旅游区“滨江工业生态走廊”列车观光线开通。列车沿梅钢老文化路沿街建筑缓缓驶过,引导人们穿越时间的隧道,回到“抢焦夺铁”的燃情岁月。
列车行进5.4公里,沿线景观用时代切片的手法,再现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新中国工业发展脉络和绿色低碳的清洁生产方式,体验不同时代背景下梅钢的发展和梅钢人打造城市钢厂标杆的实践。“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列车到达三山矶公园,在长江岸边领略现代化工业码头的绿色与智慧,以及长江的神奇与壮美。
近年来,南京大学陈传明教授、童星教授等知名学者,先后做客“梅钢文创大讲堂”开课。2025年5月,梅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在知识与荣耀面前,人们仿佛能听到钢铁巨人阔步前行的铿锵足音。对市民和游客来说,梅钢旅游区的精致感、独特性显而易见。9424这个数字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比数字更重要的,是那些瞬间可以让人心动并推动回忆的历史。
面对时代的剧烈变化,梅钢旅游区始终保持一种进取的姿态,并将这一切作为不断地内聚自我塑造的力量感,砥砺而行。(文/图 梁平 范素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