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2025第十三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在位于南京江宁的江苏园博园开赛。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2支顶尖车队、147名职业车手齐聚于这片山水之间,在96.49公里的园林赛道上展开速度与耐力的对决。
比赛开始 供图 苏体竞赛
随着发令枪响,彩色车阵如离弦之箭穿行于园林秘境。本届赛事沿用经典赛道设计,以江苏园博园这座“世界山地花园”为核心,蜿蜒串联“苏韵十三园”的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赛道全程96.49公里,途经园博园路、雪浪路等标志性路段,自然景致、人文建筑与竞技挑战并存,让车手既能感受职业赛事的速度与激情,也能沉浸式体验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
园博园 供图 苏体竞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环太湖赛的首场比赛,江宁赛段虽无极致陡坡,但爬升挑战是本次赛事难度之最,也是最大看点。同时,频繁的弯道与起伏路面对车手的控车技术和战术配合提出极高要求,对车手耐力与技巧提出考验,充分检验了各车队的实战能力,是赛事中少有的“竞技性+景观性”双优赛道,兼具观赏性与竞技性。“这条赛道是速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赛事技术总监介绍,“车手既要应对连续弯道的技术挑战,又能在飞驰中尽享移步换景的园林雅趣。”
比赛现场 供图 苏体竞赛
赛事初期,未进入爬坡阶段便呈现鲜明竞争格局,本土车队主动控场,成都DYC洲际队成为开局焦点,3名车手冲至主车群前方带节奏,车队建制清晰。反观科菲迪斯车队、喜德盛阿斯塔纳车队两支世巡强队,初期未进入主集团前排,仅随大团前行。
比赛现场 供图 苏体竞赛
当日赛事为5圈绕圈赛且起终点分离,在完成1圈骑行,进入爬坡加下坡路段时,地形成为赛况关键变量,“陡坡筛选体能、下坡触发突围”的博弈局面正式开启。核心爬坡路段为2公里短陡坡(坡度7%至11%,需6瓦功至7瓦功率才可能突围),主车群首次出现明显分化。原本领骑的成都DYC车队节奏放缓,科菲迪斯车队、美国诺和诺德车队、西班牙布尔戈斯BH车队及意大利巴迪亚尼车队先后尝试突围,多队交替抢占前排,赛事呈现“多队博弈、无绝对优势”的紧张氛围。
比赛现场 供图 苏体竞赛
最后1圈的11%陡坡成为关键节点,各队副将全力“护主”,冲线前1公里,主集团仅剩12名车手。最终喜德盛阿斯塔纳车队马卢切利·马泰奥率先冲刺,以极其强劲的爆发力获得微弱优势过线,拿到了2025年环太湖的一个开门红。比利时乐透车队德许滕尼尔·斯特芬获亚军,科菲迪斯车队车手阿尼奥科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因冲刺时机稍晚获得季军。
“今天是很不容易的一场比赛,因为有很多世界级的车队,实力很强。在所有赛事中,第一赛段往往会更让人紧张,但这里赛段沿途风景特别好,我们团队士气也非常高涨,所以发挥比较出色。”赛段冠军车手马卢切利·马泰奥表示。
赛道路线图 供图 苏体竞赛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自2010年发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期间,这项国际品牌赛事,立足世界最大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将“骑迹”印刻在长三角20多座城市,成为连接太湖沿途城市的重要链条,搭建了推动长三角区域体育、文化、旅游、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
2025年的环太湖赛,不仅聚焦展现国际自行车竞技水准,更精心规划了覆盖南京江宁、苏州吴江、南通启东、无锡滨湖的四大赛段,沿太湖流域串联起不同城市的生态风光与人文底蕴,既为选手提供多元竞技场景,也将推动长三角体育资源共享与文体旅进一步融合发展。
南京唯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山 供图 苏体竞赛
赛事之外,“体育+文旅”江宁篇章正在同步上演。近年来,江宁持续探寻体育产业发力点,促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的发展新动能,依托汤山矿野音乐谷、园博园、江宁体育中心等载体,全年引进一系列高品质、高能级的演唱会、音乐节,让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联动,点燃经济发展换道超车的新“引擎”,“为一场赛、赴一座城”成为新时尚。
当天12点半,随着最后一名车手冲过终点,江宁首站赛事圆满落幕。10月10日,赛事将转战苏州吴江,开启第二赛段的角逐。而江宁赛道上留下的车轮印记,不仅见证了职业车手的拼搏瞬间,更成为这座城市以体促旅、以体兴业的鲜活注脚——“骑遇江宁”的故事,正随环太湖赛的车轮向更远处延伸。(苏体竞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