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开馆十年焕新出发:大报恩寺国际专题展助力数字艺术与海外遗珍共续文脉
2025-09-28 14:57: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2025年,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十周年,其形象已成为经典符号,不断被研究、使用、传播与创新。9月26日,博物馆举办“重回长干里”暨《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专题展特别活动,汇聚国际声音和公众参与,为十周年展览登场“预热”。

  由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主办的《去看塔——从城市地标到世界记忆》是首个系统性呈现中西视角下琉璃塔形象的专题展览,将于10月1日正式启幕。展览得到来自全球7个国家、26家机构的支持,通过文物、文献、影像、数字艺术等多种形式呈现,多件珍稀藏品首次在中国境内展出。

  本次展览通过国际合作、公众共建、与青年创意的方式,旨在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从南京走向世界,共同延续这份人类的精神财富。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馆长王文溪介绍道:“琉璃塔虽已消失,但它作为文明的记忆与城市精神的符号,仍能激活公众的集体记忆。我们希望通过系统性梳理与再现,让观众重新感知琉璃塔的历史与价值,推动社会共同保护与传承。”

  本次展览通过回溯琉璃塔数百年来被不断“观看—描绘—再创”的历程,揭示其从城市地标逐渐演变为全球文化符号的关键轨迹。展陈部负责人邱琳婉说:“尽管这座伟大的建筑消散在了战火里,但它的故事、精神和对后世的启迪永不磨灭。”

  此次展览最受瞩目的展品是“漂泊”110年后首次归乡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它由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制作,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博览会后被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收藏,直到2024年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特展中再次现身。

开馆十年焕新出发:大报恩寺国际专题展助力数字艺术与海外遗珍共续文脉_fororder_图片 1

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藏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供图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美国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的丹尼尔表示:“这座塔模型1915年在世界舞台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可能是许多西方人第一次接触中国建筑的机会。如今它来到了最适合展出的地方,在这里将得到最大化的欣赏。”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林家铭带来了相关研究成果,强调该模型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价值:“这不仅是一件展品的回归,更是一次跨越国界、跨越时间的文化合作案例。”

  同样来自海外的代尔夫特郁金香花瓶,以“南京瓷塔”为灵感造型,是中西文明互鉴的产物,常被作为外交礼品文化交流的象征。

开馆十年焕新出发:大报恩寺国际专题展助力数字艺术与海外遗珍共续文脉_fororder_图片 2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藏的代尔夫特郁金香花瓶 供图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本次展览既有实物文物的直观呈现,也有数字交互与影像的创新融合,为观众打造了一场可参与、可感知的沉浸式文化体验,让琉璃塔的形象在多元互动中变得生动可触。

  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提供的琉璃碎片高清数字图像,使流散海外的遗存在虚拟空间中“重聚”,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琉璃塔曾经的风貌和精美工艺。“谁的过去”展区特别设置的老式幻灯机,让观众亲手轮播底片,将一段段老城南生活印记投射在墙面,体验琉璃塔与城市记忆交织的延续。

  此外,首届“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的获奖作品《记忆生花》《叩今铃·见古风》《禅韵南都》首次落地展出,通过数字技术赋予琉璃塔全新的展示语境,生动展现了青年一代在遗产保护中的创新表达。《记忆生花》主创李昱莹表示:“每个时代都用最好的方式去建造大报恩塔,而我们这一代,希望用数字创意让它继续生长。”

开馆十年焕新出发:大报恩寺国际专题展助力数字艺术与海外遗珍共续文脉_fororder_图片 3

《记忆生花》数字艺术装置互动效果 供图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

  在9月26日的活动现场,博物馆举行了“重回长干里·捐赠仪式”,向参与琉璃塔相关文物捐赠的市民颁发证书。展览集中呈现的“重回长干里”全球文物征集的阶段性成果,成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珍贵见证。展览同期还发布了“重回长干里·古今同框”摄影倡议,号召社会公众记录遗址与城市的影像,共同守护文明记忆。(文 王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