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9月18日,由江苏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江苏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南京师范大学、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金融节在南京举办。
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立足“创新金融教育”的战略定位,以“普及金融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守护金融安全”为主线,积极探索金融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助力构建“金融发展,教育先行”体系。
立足时代背景 深化金融教育使命担当
当前,校园不良贷款、求职诈骗、考证陷阱、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金融风险频发,金融风险呈现多样化、隐蔽化趋势,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对其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积极履行金融教育主体责任,聚焦“创新金融教育”“覆盖重点人群”“普惠服务下沉”三大目标,通过沉浸式、场景化的宣教模式,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消费观、提升金融安全意识。同时,公司创新性地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丰富金融教育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金融领域落地生根。
赓续文化根脉 守护青春金融美好蓝图
本次“大学生金融节”以“金融游园会+教育交流会”双模块形式开展。活动现场通过金融知识展架、主题背景板等宣传物料将金融知识具象化,吸引学生沉浸式学习。现场设置丰富的趣味活动,将金融知识场景化,让大学生在互动体验中强化金融知识。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创新将金融知识和智能AI相结合,机器人“小安”现场通过语音交互、肢体互动、武术表演等形式,引起现场大学生争相互动打卡解锁金融知识新体验。
本次活动整合了学术组织、监管部门、维权机构、高校及金融企业的多方资源,形成“跨界合作、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创新机制。创新教育形式是提升金融教育实效的关键。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匠心打造的传统文化主题金融教育情景剧《六尺巷》成为活动亮点。
该剧创新采用传统戏曲跨界融合形式,将“以和为贵、互谅互让”的传统文化智慧与金融消费纠纷调解、理性维权等知识深度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金融教育的双向赋能。这种创新形式打破了金融知识传播的刻板印象,让大学生在欣赏传统戏曲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树立了理性金融消费、依法维权的意识,为金融教育年轻化、趣味化探索了新路径。现场大学生观演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戏曲形式让金融知识更鲜活”“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对金融知识实践启发深远”。
打造普惠矩阵 打造金融教育新型生态
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秉持让金融教育“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理念,推出三大专项行动,深化金融教育供给侧改革。
依托社区网格治理体系,公司面向全省招募社区网格宣传员,以“一人一社区”形式定点服务,并与居委会、辖区民警协同构建“金融教育、防非反诈、基层治理”三位一体的协作机制,网格化将风险提示送上门。
针对县域乡村金融教育资源薄弱问题,公司持续推进“百村消保行 权益护安宁”专项行动,将“金融知识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以寓教于乐、贴近民生的方式,覆盖全省10个地市、100个村镇,助力提升县域群体金融素养,筑牢乡村振兴“安全网”。
以一线员工服务案例为切入点,公司挖掘“适老化服务”“反诈维权”等优秀实践,以案例为载体,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行”的良性循环,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服务提质增效 筑牢金融消保安全防线
本次“大学生金融节”活动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连接高校学子、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未来,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将持续深化教育创新,探索“传统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等更多跨界融合模式,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打造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金融教育品牌;稳步完善普惠服务矩阵,构建“城乡联动”教育网络,重点帮扶县域、乡村等薄弱区域,助力优化县域乡村金融生态,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
金融教育是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基石,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平安人寿江苏分公司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创新宣教模式、深化文化融合、践行普惠使命,为构建公平、安全、可持续的金融消费生态贡献更大力量。(文 田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