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41年飞行生涯,总结起来就是平淡、真实、接地气。”即将告别驾驶舱的东航江苏公司“五星机长”贾玉斌,回望自己从空军轰炸机飞行员到民航功勋机长的漫长征途,言语间满是对蓝天的眷恋与对职业的敬畏。这位见证公司30年跨越式发展的“老飞”,用2.6万小时的安全飞行业绩,诠释了“踏实做事、安全飞行”的职业信条。
欢送退休仪式现场合影
十年:部队蓝和民航蓝
1984年,就读于盐城城北高中的贾玉斌赶上空军招飞。对于当时的他而言,蓝天是遥远而让人憧憬的。凭借优秀的身体素质,贾玉斌通过空军招飞选拔,成为了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初始驾驶机型为轰五。
“轰炸机出航时必须有歼击机护航,当时机型老旧,对飞行员综合能力要求很高。”那段在蓝天中砺剑的岁月,不仅锤炼了他过硬的飞行技术,更让他养成了“按程序操作、重细节把控”的职业习惯。这一习惯也成为他日后应对各类飞行场景的“定海神针”。
1994年,29岁的贾玉斌从军营转业至民航,加入了刚起步的东航江苏公司,开启了人生的新航程。彼时的转型,对他而言是一场“从零开始”的挑战:从传统机械仪表飞机到现代数字化机型,从“一杆两舵”的传统操作理念到“管理飞机”的现代飞行思维,需要他突破层层认知壁垒。
“当时公司刚成立,学习材料特别匮乏,关于A320这类数字化机型的资料,得自己打印出来记笔记,没事就随老机长跟班学习。”为了跟上技术迭代,他还主动恶补计算机知识与专业英语,硬生生把“短板”拼成了“长板”,顺利完成从空军飞行员到民航机长的身份转换。
欢送退休仪式现场合影
二十年:“老好人”和“大家长”
在公司提到贾玉斌,大家总会不约而同地说:“贾教员,帅!”早年间,他因挺拔的身姿、严谨的气质被公司选中拍摄宣传材料封面,后来这张照片被多家杂志媒体引用,大家都称贾玉斌为公司“形象代表人”。
2003年,已经在民航飞行十年的贾玉斌被公司任命为生产调度科经理。那时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办公,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贾玉斌在纸上做出一个又一个的标记,按次序给飞行员打电话作调整,只为保证每一个航班的正常起落。同时,贾玉斌也是部门里出了名的“老好人”,只要有航班需要,无论是临时调整还是额外加班,贾玉斌总是“一喊就到”,从不抱怨一句。
2004年,已经是飞行教员的贾玉斌被调任为飞行一分部副经理、教导员。在分部,贾玉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长”。2004年,当时家在新疆的高建斌刚刚来南京参加工作,新春佳节期间因为有飞行任务无法回家过年,分部里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本以为除夕就要在宿舍里过了,没想到的是,贾玉斌早早就了解了他们的情况,邀请家在外地的年轻人一起去他家里吃饺子、看春晚。“那顿饭吃得特别暖,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现在已经是局方委任代表、公司检察员、型别教员的高建斌回忆道。对于贾玉斌而言,年轻的飞行员既是他的兄弟,也是公司未来的希望。无论是作为分部经理还是公司教员,他都全力做好“传帮带”。他带出的徒弟已覆盖公司所有技术岗级,其中5人成长为型别教员。
2013年,贾玉斌成为了公司飞行技术运行管理部的一名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行员资质每年都需要通过两次复训的结果进行审核,检查员的签字就是审核的结果。“我们是确保飞行安全的一道屏障。”贾玉斌说,公司信任他的飞行技术,他就要把好每一个安全关。现在,贾玉斌已经成为公司运行控制部飞行专家组的一员,为空中处置提供技术指导,成为了关心公司所有飞行员的“大家长”。
贾玉斌调试飞机
三十年:精神底色和不变情怀
从1994年进入民航领域至今,贾玉斌亲历了东航江苏公司从“蹒跚起步”到“展翅高飞”的30年。“我刚进东航时,公司的飞机又少又旧,机型也比较单一。现在不一样了,不仅飞机越来越先进,机队规模扩大了好几倍,从业人员也越来越专业。”他回忆道。早年民航的组织架构较为简单,多部门合并管理,如今则实现了分工细化、流程规范,“每一个变化,都让我感受到民航行业的蓬勃生命力。”
作为这场“巨变”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贾玉斌深感自豪:“我飞过初教六、轰教五、轰五、FK-100、A320系列,更是亲眼看到中国民航发展得这么好。未来,我希望这个行业能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如今,即将退休的贾玉斌笑称:“一半是高兴,终于能有时间陪伴家人;一半是不舍,跟飞机和蓝天打了41年交道。”谈及退休规划,他的脸上露出了温情——计划开着房车,带爱人前往新疆阿勒泰草原,圆爱人“把家搬在路上”的梦想。
41载春秋,从轰炸机驾驶舱到民航客机驾驶舱,从青葱少年到功勋机长,贾玉斌用职业生涯的坚守,书写了一份饱满而热烈的人生答卷。这份答卷映衬了中国民航人那最珍贵的精神底色和不变情怀。(文/图 回香凝)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