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苏超”与“人才”相遇奇妙夜
2025-09-01 09:57:09来源:新华日报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当“苏超”与“人才”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8月30日晚,“苏超”第十轮泰州队主场对阵常州队,在兴化吾悦广场的“第二现场”,一场青年人才助威之夜拉开帷幕。

  赛前,“人才星光大道”入场仪式成为全场焦点。在球迷和市民的掌声中,来自各行各业的近30名青年人才走上红毯。“这彰显了一座城市对青年人才的礼遇。”青年人才代表李文斌说,他们将与城市同呼吸、共成长。

  “高层次人才在兴化领办或创办企业或全职到兴化企业就业的,最高可领多少购房券?”“市外应届毕业生来兴化求职,最多能获得多少面试应聘补贴?”……活动现场,兴化青年人才政策抢答活动引来众多参与者。

  “青年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未来所向、希望所系。”兴化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一年来,兴化通过实施人才工作“书记项目”,聚焦青年人才群体需求,打造青年人才服务矩阵,构建了安居保障、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婚恋交友、文体活动等全链条青才服务体系。在兴化全域推进人才公寓、人才周转房建设,设立青年人才服务基地,深化拓展“泰有引力 兴好有你”人才品牌内涵,聚合人才工作合力,厚植人才发展生态,累计服务人才超1.5万人次,吸引6000余名青年人才来兴化创新创业,推动构筑“兴青年”集聚新高地。

  “好球!”当看到泰州队率先进球时,来自昭阳湖初级中学的音乐老师穆金凤激动地喊了出来。老家连云港的她,在兴化早已安了家。“在兴化工作、生活都挺好。”穆金凤说,这座水乡城市不仅宜居,而且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兴化还积极探索构建专业人才精准化吸纳机制,针对“企业、乡村振兴、国企、教育卫生”四类人才,靶向制定“引育留用”举措,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华日报 记者 董鑫 通讯员 邢兵 季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