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春风化雨,四十载法润民心。2025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无锡市滨湖区聚焦构建精准高效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决议,持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普法责任制落实见质见效,推进有力。滨湖区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总体目标,推进全民普法、精准普法;出台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编制完成区级机关部门月度普法项目清单,对重点普法责任项目进行明确,分层分类推进普法宣传;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领导干部年度述法等制度。
基层普法活动多维赋能、精准滴灌。滨湖区深化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持续实施“学法用法示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法律明白人”累计参与调解和服务数千次;推进依法治校,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融入开学“第一课”,全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组织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开展进校园活动350余场。
普法进校园
法治文化阵地多点开花,全域共进。滨湖区高标准建成滨湖区宪法宣传教育体验馆、“法韵拈花湾”法治体验线、法治乡村尧歌里、滨湖区网络法治广场、河埒法治文化主题特色园、法治吴歌工作室、滨滨法治剪纸工作室、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法治教育基地、“滨滨”法治文化作品研创中心等一批法治新地标,对原有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胡埭法治文化公园等20个市级法治文化阵地实施升级改造,增设法治雕塑、法治文化石刻、户外大屏等多元化宣传载体,让法治文化阵地真正“动”起来、“亮”起来、“热”起来。
非遗剪纸传承人冯钻荪老师创作“法”系列特色剪纸
基层法治实践多管齐下,固本强基。滨湖区扎实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复核工作,对已获命名的1个国家级和35个省级示范村(社区)实施动态复核,建立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质控量”动态管理机制;深入实施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持续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五年来,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5个,设立覆盖学校、企业、村(居)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5个,累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036名;78名村(居)法律顾问引领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公共事务法律审查等各类法治实践,显著提升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能力水平。
融媒体、汇网端,打好全媒体普法“组合拳”。滨湖区积极适应信息传播新趋势与新技术,着力构建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依托“法润滨湖”公众号,开设滨滨普法、普法动态等专题专栏;入驻直播平台,推出“滨滨说法零距离”“小鹭说税”“蠡小法”法治直播间等直播带“法”节目,让普法宣传形式更丰富、内容更接地气;通过滨湖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平台“旁听庭审”栏目,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线观摩法院庭审架设直通渠道;整合各成员单位网站、公众号、视频号、宣传栏、户外大屏等各类载体资源,开展“千媒万屏”联播活动,全面提升普法宣传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网络直播普法
精内涵,拓外延,奏好法润滨湖“交响乐”。滨湖区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持续做强做大“法润滨湖”普法品牌,精心打造“微官网”“微普法”“微服务”三大栏目,对“法润滨湖”品牌形象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创新设计品牌LOGO、IP形象及青少年普法IP形象;精心制作国风版法治滨湖、青少年普法宣传、法治文化阵地、法治吴歌等主题宣传集卡;推出法治典故精微绣、宪法留青竹刻、青少年学法泥人、法治进校园内画、法治剪纸等特色普法文创产品,广受群众喜爱,“法润滨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文/图 王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