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第七届运博会发布会举行 累计近16万人次走进现场
2025-08-18 12:04:01来源:荔枝新闻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原标题:第七届运博会发布会举行 累计近16万人次走进现场 意向交易额2.98亿元

  8月17日,第七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发布会在苏州举行。《新华日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期三天的第七届运博会推出了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运河主题文创展、“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运河美食文化展等五大主题展览,共吸引国内12个省市、76个城市、35个国家和地区,912家单位参展参会,参展单位较上届增加近40%,其中外省展商占比65%。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近16万人次走进运博会现场、较上届增长23%,线上受众突破5.2亿人次。

第七届运博会发布会举行 累计近16万人次走进现场_fororder_17

  江苏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介绍说,在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沿线8省市、省内13个设区市,以及特邀城市上海等共12个省市的56个城市、425家企业积极参展,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方式,联合向公众展示大运河保护传承成果。北京、河北、安徽、浙江等沿线省市以“水脉”为纽带,通过“传统+科技”“文化+旅游”的方式,联动展示最具地方特点与运河特色的文旅资源产品。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境外友人“水韵江苏·运河行”活动,组织来自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57位亚洲头部旅行商代表考察运河沿线文旅资源,推动江苏入境游市场加快复苏。

  一批“首发”“首秀”“首展”“首办”在展会期间推出。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引进中国首个博物馆原创游戏化VR大空间沉浸式探索展——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带来的运河奇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影视级视效和游戏化互动,带领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运河水利工程的巧思、漕船如织的繁华生活、充满谜题的“千桥幻境”,共接待观众2300多人次。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以“多产业融合、多场景消费”为主题,设置运河科技、运河旅游、运河农文体旅、运河影视风物四大交易专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运博会打造与“苏超”深度联动、互相嵌入的“第二现场”。场馆内,运河主题文创展区特别设立“苏超有礼”专区,观众们可以一站式选购“苏超”赛事文创周边。运河非遗品牌专区集合展示30项“非遗+苏超”主题产品,苏绣、紫砂、剪纸、香包等传统技艺与足球赛事的创意结合,吸引观众打卡体验。据统计,“苏超”系列文创和非遗共销售107万元。场馆外,“水韵江苏·年年有余”舞蹈表演亮相苏州对阵泰州比赛现场,向3万多名球迷观众展示大运河鱼跃欢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受邀参加运博会的克州文旅局把新疆歌舞带到赛场,助威“苏超”比赛,表达苏疆情谊。结合足球赛事直播,把运博元素、特色文创、地方美食“搬到”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湖滨广场、会议中心、李公堤等15个足球夜市,实现“运博会”和“苏超”两大品牌双向奔赴。

  本届运博会还首次设立运河主题文创展,以“因运而生”为主题,通过“运河毛绒超市”“运河造物集”“运河乡创区”三大展区,集中展示运河沿线景区、文博、动漫等各类品牌文创1500余种。据统计,文创互动打卡达10万人次,销售额达251万元。运河特色文旅产业展推出“运河小剧场”全球演艺大联欢,机器狗舞蹈、运河主题情景剧、乡村民谣、国民游戏Coser超萌巡游、国潮古风歌舞等轮番上演。运博会以“科技+创意”表达深受吸年轻人欢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3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超6成,其中近5成以家庭亲子游方式到现场参观体验。

  据统计,运博会期间,共组织各类展演1213场、互动项目1133个、举办推广推介活动286场,现场实际销售总额近3000万元。运博会不仅是大众了解运河文化、体验文旅好物的窗口,更是业内洞悉市场需求、寻求深度合作的平台。展会期间,五大展区共组织对接会62场,412家采购商签订意向性协议近千份,现场意向交易额2.98亿元。(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 记者 耿昊东 毕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