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创新普惠金融模式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成长
2025-08-08 15:21:37来源:我苏网编辑:李诚责编:李诚

  在江苏常州武进区的一家纺织厂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忙着赶制一批外贸订单。“多亏了中信银行那笔454万元的‘救命钱’,让我们渡过难关。”常州市瀚发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2024年底,这家传统纺织行业小微企业,因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深陷财务报表恶化的困境,如今却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

  “7天放款”解燃眉之急 银政协同构建服务新生态

  回忆起当时的困境,常州市瀚发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仍心有余悸:“原料价格波动大,客户回款周期又拉长,我们这种小企业根本扛不住。”更让他焦虑的是,由于财务报表不理想,跑了好几家银行都吃了闭门羹。

  转机出现在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2024年11月,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后,没有简单以财务报表“论英雄”,而是通过工商、税务、社保等多维数据还原企业真实信用状况。最终,仅用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量身定制的“保证+抵押”组合方案,让企业重获生机。

  据了解,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深度融入江苏省“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创新建立“五专五强化”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优化专属产品、开展专题活动、配套专门政策,形成总分支三级联动服务体系,联动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行还主动对接省发改委、江苏金管局、南京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推动辖内二级分行全面加入地方工作专班,构建起覆盖全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

  供应链上的“及时雨” 创新产品激活产业链发展动能

  在镇江,农业机械供应商张老板最近也松了口气。作为沃得农机的上游配套企业,他们常因“担保难、融资难”的困境发愁。“以前接大单又喜又忧,喜的是生意来了,忧的是没钱备货。”

  国内农业机械龙头企业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多为分布在各地的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其“短、频、急”的资金需求。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创新的“商票e贷”产品解决了这个痛点。该产品依托核心企业信用,供应商凭商业承兑汇票就能快速获得融资。“现在手机点点就能申请,资金即时到账,利率还比往常低。”张老板笑着说,最近他们又接下沃得农机一大笔订单,再也不用为周转资金发愁了。截至目前,运用“商票e贷”产品,该行已累计为沃得农机28户上游供应商投放多笔贷款,充分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精准性和包容性。

  企业出海的“避风港” 全方位服务护航外贸企业

  外贸企业同样感受到了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该行为外贸小微企业构建了从融资到避险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推出的专项授信方案让小微企业办理远期结售汇等业务时享受免抵押、免保证金优惠;基于海关、信保大数据开发的“信保贷”产品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

  2025年2月,南通某出口型零售企业因海外客户付款周期延长出现流动资金缺口。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3月份,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联合中国信保,通过“信保贷”产品为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从申请到放款仅用3个工作日,且利率较同类产品低1.5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构建立体化风控模型 科技赋能让服务更贴心

  “我们整合了工商、税务、社保、海关等十余个维度的政务数据,就像给企业做‘CT扫描’。”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普惠金融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该行构建小微企业立体化风控模型。同时,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创新推出政策性金融产品。如成功落地辖内首笔“苏质贷”业务,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南通长江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提供信贷支持,并协助申请政府贴息,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立足江苏区域经济特色,中银行南京分行通过政银企协同、产品创新、科技赋能三大举措,探索出一条“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2025年上半年,该行通过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累计走访企业4712户,为3990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贷款投放规模超270亿元。

  未来,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将继续秉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普惠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服务工作效能,为江苏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千企万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中信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