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江苏省政府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一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全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与举措。
会上,省科技厅厅长徐光辉介绍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最新进展。2023年,江苏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中位列第二,上海—苏州、南京两大创新集群同时跻身全球百强前十。全省研发投入连续三年增长,研发强度达到3.33%,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对全国研发贡献度超过12.5%。在创新产出方面,2024年江苏有3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创新药上市量占全国四分之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次突破50%,并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51.8%,在动力电池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江苏省重点实施五大专项行动。首先在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方面,省科技厅近三年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250个攻关项目,产出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等成果;同时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建成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取得世界首次观察到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等突破。除省级层面发力外,各地市也积极行动:无锡着力构建创新平台,太湖实验室获批省实验室并承接国家重大专项,还牵头建设多个重点实验室及创新中心;盐城则以绿色低碳科创园为核心推进碳达峰。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上,省科技厅出台多项政策培育创新型企业,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万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14家,均居全国首位,并组建了25家创新联合体。无锡市健全分层分类培育机制,截至2024年底,不仅拥有众多“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还支持60家创新联合体整合资源。盐城市计划三年内使高企总数突破4500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省科技厅连续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签约众多重大项目,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近5300亿元。同时布局概念验证中心,选聘“科技副总”。无锡市与高校合作布局相关中心和平台,202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亿元。盐城市打造成果转化相关“三地”,每年落地项目100个以上。
成果转化的加速,也推动着高新园区转型与产业体系的升级。省科技厅推动高新区与高校“双高协同”,出台方案培育前沿科技新赛道,18家国家高新区数量全国第一。省工信厅聚焦“1650”产业体系,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而这一系列创新实践的背后,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的支撑。省科技厅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研院发展促进条例,深化“揭榜挂帅”等机制;省人社厅下放职称评审权,打破“四唯”束缚,近3000人通过绿色通道获评高级职称。
未来,江苏将持续以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为引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江苏方案”。(文 刘若灵)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