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以“法治引领、人文关怀、多方协同”为核心,在特殊人群帮扶领域深耕创新。通过搭建助农修复平台、深化心理服务、强化部门联动等举措,助力特殊人群重塑人生、融入社会,为构建和谐家园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田间地头筑希望:助农修复基地让“新生”扎根乡土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后续照管对象等特殊群体,海陵区司法局因地制宜,在苏陈镇开辟助农损害修复基地。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开设种植技术、果园管理、农产品加工等实用课程,组织部分特殊群体人员参与田间劳作与生产实践。在泥土芬芳中,他们重拾社会价值感,培养责任意识与劳动习惯,通过“田园修复”模式回归自然、弥合社会关系。截至目前,基地已开展三期技能培训,累计帮助130余人次参与劳动实践。这一模式既实现了“惩戒与帮扶并重”的帮教目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生力量。
心灵之桥连亲情:心理服务点亮特殊人群的家庭灯火
聚焦特殊人群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海陵区司法局携手泰州市心理协会专家团队,深入监狱开展服刑人员家庭心理调研,启动“服刑人员家庭心理支持计划”。通过拍摄亲属寄语视频、传递家书、与服刑人员面对面沟通等方式,搭建起跨越高墙的情感桥梁。特别关注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心理疏导、学业帮扶及成长陪伴服务,让5名孩子走出心理阴霾,重拾生活信心。例如在“家书传情”项目中,一名服刑人员在读到孩子真挚来信后深受触动,积极改造获评“改造积极分子”,实现了个人与家庭的双向蜕变。
多方合力解难题:协同机制破解特殊人群家庭困局
海陵区司法局联合妇联、人社、民政、村(居)等部门,构建“情感疏导+生活帮扶+矛盾调解”协同机制。妇联发挥女性关怀优势,开展家庭关系修复讲座;人社、民政组织开展创业、就业与指导;村(居)协助落实跟踪回访与生活帮扶。通过联合走访摸排需求、共同商议调解方案、协同跟踪回访,成功化解3起家庭矛盾,涉及婚姻危机、亲子关系断裂、经济纠纷等难题。例如,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因家庭矛盾濒临二次犯罪边缘,经多部门联动调解,不仅修复了家庭关系,还协调落实临时救助金,及时化解风险隐患。
2025年以来,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的帮扶体系已惠及千余人,再犯罪率下降7%,家庭矛盾化解率达90%,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未来,区司法局将持续优化“助农修复+心理支持+部门联动”三位一体模式,拓展帮扶覆盖面,深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特殊人群铺就温暖回归路,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文 江小齐)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