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苏州交响乐团发布了全新的2025至2026音乐季。新乐季将从2025年9月持续至2026年8月,以“多元融合,经典传承”为核心理念,计划呈现40场演出,涵盖乐季音乐会、大师系列、格调室内乐系列等核心板块,以国际视野整合全球艺术资源,以多元布局覆盖古典音乐全维度,以创新表达呼应时代命题,为苏城乐迷奉上多场跨越时空的音乐盛宴。
音乐季海报
苏州交响乐团新乐季汇聚了众多中外指挥及独奏名家。国际指挥家萨米·拉希德、恩路易斯·蒙特斯·奥利瓦、维克多·雅各布等将与乐团首次合作,带来独特的音乐诠释;指挥家张国勇、李飚,大提琴家秦立巍、男中音沈洋等苏交的老朋友将再度登场,展现深厚的底蕴和默契;国际著名小提琴家维多利亚·穆洛娃、钢琴家斯泰潘·西蒙尼、小提琴家埃莉诺·德梅隆、顶尖戏剧女高音凯瑟琳·福斯特等也将陆续亮相,为乐迷呈现美妙乐章。
苏州交响乐团2025至2026音乐季主视觉以光与声为核心表达元素:一个密闭空间里烛光亮起,照亮另一个角落里一组飘落的乐谱;另一个空间里,指挥棒和琴弦同时引发彼此的共振。如果把音乐厅和心灵都看成是一个空间,那音乐和光是唯二可以瞬间充满空间的能量,同时也充满聆听者的心灵,点亮艺术的光辉。
音乐季海报
在音乐厅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里,艺术家、乐团、听众彼此听到、彼此看到。苏州交响乐团将继续以音乐为纽带,连接过去与未来,深化艺术传承的内涵。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演出,苏交不仅让观众领略经典之作的魅力,也为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彰显乐团在艺术传承中的独特担当。这种担当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经典的坚守,更在于对创新精神的追求。通过多元的音乐对话,苏交不断拓宽艺术视野,激发新的创作灵感,使每一次演出都成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让“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苏州交响乐团的努力,不仅为本地观众带来世界级的艺术享受,也为全球音乐界注入新的活力。
国际艺术家阵容延续了苏州交响乐团“薪火相传”的艺术追求,既有享誉全球的艺术大师,也有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新锐,更不乏首次来华的潜力艺术家。
“音乐巨匠系列”以广度与深度兼具的选曲,构建起古典音乐的全景图谱。作品将贯穿苏交新乐季的多场音乐会,许忠指挥的拉威尔专场更将集中呈现作曲家在管弦乐、室内乐等领域的巅峰之作。
2026年4月,许忠还将为观众呈现由瓦格纳几部重磅歌剧选段组成的专场音乐会。此外,莫扎特专场、马勒《第六交响曲》及肖斯塔科维奇专场,将系统梳理音乐巨匠在不同创作时期的艺术脉络——从莫扎特的古典优雅、马勒的哲思交响,到肖斯塔科维奇的时代呐喊,全方位展现古典音乐的艺术厚度。
“大师系列”以跨界融合打破艺术边界,两场重磅演出将拉近观众与顶尖艺术家的距离。“格调室内乐”系列则以精致阵容补充乐季版图,“轻古典之夜”“浪漫三棱镜”等专场,备受欢迎的苏交木管五重奏组合也将继续在岁末为乐迷上演带有浓郁节日氛围的室内乐音乐会,生动诠释乐团国际化的多元特色。
苏交新乐季立足时代语境,以原创作品传递人文精神。获得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的《盛世繁花》将继续巡演6场,辐射国内多座城市,以民族音乐语汇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活力。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苏州交响乐团联合国内14家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的《大乐同和》,将由陈燮阳指挥上演,以交响语言诠释“和平共生”的时代主题,成为乐团践行社会责任的艺术注脚。
从国际艺术家的“多向奔赴”到经典作品的“时代重述”,从原创佳作的“文化表达”到观演体验的“贴心优化”,苏州交响乐团2025至2026乐季将继续以音乐为桥,联结苏州与世界,让传承在创新中绽放新辉。(文/图 蒋文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