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江苏公安: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盾”
2025-04-25 14:34:4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在第25个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宣传日来临之际,4月25日,江苏省公安厅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防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

  据发布,2024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以“昆仑2024”专项行动为牵引,统筹打击与保护、预防与服务,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盾”,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885起、抓获5330人,破获部督案件22起、厅督案件48起,公安部4次贺电表扬,多家知名企业43次向公安机关致信感谢。

江苏公安: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盾”_fororder_图片15

发布会现场

  创新思路理念,推行全周期治理模式。江苏公安机关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系统研究、高位谋划和整体推进,聚焦知识产权领域可能诱发犯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类风险要素,充分发挥执法利剑作用,创新推行风险全周期治理模式,在实践中形成了以风险捕捉为前提、以精准打击为重点、以复盘总结为基础、以推动共治为目标的一整套警务流程和机制,充分凝聚和发挥公安、行政、社会力量,推动工作方式从单一侦查打击向以打促防、以打促治转变,助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各地先后排查出假劣消防产品、假冒服装、盗版图书等领域风险点13个,通过全周期治理,根治一批突出问题,有效推动整体形势持续好转。

江苏公安: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盾”_fororder_图片16

常州市天宁公安分局青龙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

  保持高压态势,提升全领域打击质效。江苏公安机关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领域,从源头入手,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紧盯安全生产领域侵权假冒犯罪,以电动自行车、消防器材等9大类问题多发产品为重点组织专项打击,连云港、淮安等地打掉13个制售假劣灭火器、防毒面具、消防水带犯罪团伙;紧盯侵权盗版犯罪,全力投入“青少年版权保护季”“剑网2024”专项行动,其中省公安厅牵头组织省内5市对一起制售盗版教辅教材案开展集群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80名、查获盗版书籍200余万册。各地加大对侵犯贺岁档、暑期档等热映影视作品版权犯罪打击力度,捣毁侵权网站、APP62家,查获盗版影视作品120余万部;紧盯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及时侦破一批侵犯芯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商业秘密犯罪案件,其中苏州侦破的某科技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为企业挽回损失8000余万元。

江苏公安:全力筑牢知识产权保护“防护盾”_fororder_图片17

苏州市工业园区公安分局民警在商业秘密保护服务站开展宣传

  深化行刑衔接,形成全方位保护合力。江苏公安机关全面加强与检法机关、行政部门的执法协作和双向互动,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整体合力。去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先后会同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组织开展燃气灶具、电动自行车、消防产品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筑牢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屏障;牵头组织版权、文旅等部门共同推进全省著作权保护联勤中心建设,推行“公安+行政”著作权保护新模式,通过数据分析推出线索200余条、转化立案14起。

  加强主动服务,构建全社会参与格局。在坚持依法严打的同时,江苏公安机关将“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理念贯穿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省公安厅对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建立重点保护名录,邀请省内高新技术和知名品牌企业代表召开全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并依托“惠民利企”调研走访活动,组织全省公安机关加强与企业日常互动交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因地制宜打造形成24项特色服务项目。其中,常州公安机关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商业秘密风险“体检”,帮助企业堵塞安全漏洞;苏州公安机关建立“侵犯商业秘密案件预约报案机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报案指导服务。同时,全省公安机关全面加强社会面宣传发动,在重要宣传节点开展现场宣传74场次、咨询宣讲109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并借助公安新媒体矩阵常态化公布典型案例、加强普法教育,营造了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文/图 苏宫新 朱远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