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叠翠迎宾客,春风送暖采茶忙。4月3日,革命老区江苏省盱眙县黄花塘镇的雨山茶场,30名采茶女身背竹篓,指尖翻飞如蝶,嫩绿的新芽簌簌落入篓中,不远处,“雨山茶”品牌推广活动现场,雨山白茶、雨山早茶、雨山情茶等8款新茶惊艳亮相,既有非遗手作明前茶,也有科技赋能功能性茶饮,匠心与科技的叠加,弥漫着苏北的茶香。
活动现场 摄影 颜怀峰
作为苏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商品茶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唯一的国有制茶场,近年来,盱眙突出优势特色,大力发展雨山茶产业,坚持“茶旅融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传统茶产业向现代化、品牌化迈进。雨山茶先后斩获中国茶叶博览会金奖、“陆羽杯”斗茶一等奖,并通过绿色食品等权威认证,成为苏北茶产业,也成为盱眙的一张闪亮名片。茶场总规模达3000亩,年产茶4.2万斤。
“我们雨山茶有着‘三绿透三黄’的品质,制作也很工艺独特,采用现有的制茶机械与传统手工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茶叶色正、香高、味浓、耐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雨山茶场党总支书记叶红兵介绍。为了推动茶场取得更大效益,茶场与国网盱眙供电公司达成协议,借助电力设施升级、智慧茶园建设、茶叶加工电气化改造等举措,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雨山茶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同时,开展“电力+助农”消费帮扶,开发雨山红茶饮料,拓宽雨山茶销售渠道。当天,盱眙供电公司与雨山茶场签订茶饮料支持帮扶协议。
春茶开采 摄影 颜怀峰
雨山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特殊人群的坚守。活动当天,6名知青代表重返茶场,化身推广大使,延续着对茶叶的热情和对盱眙的热爱。据了解,1974年,曾有138名知青先后赴茶场,学习采茶技艺,改进制茶工艺,让沉寂的茶园焕发勃勃生机。“当年我们在茶园采茶制茶,手上的茧子比茶叶还厚,但没人叫苦,今天品尝新的雨山茶,也深刻体会到了现在的茶场年轻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劲头,我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们也会用我们的方式让更多人喜欢雨山茶,让更多人了解盱眙。”知青代表王晨说。
茶叶炒制 摄影 颜怀峰
现场,空气里浮动着的炒青初沸的焦香,吸引了很多游客的驻足。叶红兵介绍,每年3月起,总有很多外地的游客带着孩子一起到茶场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今年也不例外。而这个清明到盱眙踏青的乐趣,远不止此: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的青铜编钟余韵,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抗敌事迹的展陈,“遇见雨山遇见你”大型交友活动的热闹,是历史与茶香的交替,是生活与诗意的重逢,更是烽火传情和红色精神的共鸣。
活动现场 摄影 颜怀峰
黄花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以茶为‘媒’,探索‘历史记忆+红色基因+青年社交+研学互动’为一体的文旅推广新模式,让雨山茶香飘出更大的产业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拍卖了8款“雨山茶”系列产品,启动星火助学计划,募集善款,所得11.1万全部用于星火助学计划,将托起老区学子的求学曙光。(文 李婷 周莹 严保青)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