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郑板桥后裔郑显慧先生一行,来到泰州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祭拜先祖郑板桥老先生。当天,郑显慧还饶有兴致地泼墨挥毫,为大家书写赠送书法作品。
赠送画册
管阮村党总支书记李萍介绍,这已是郑显慧先生第四年来管阮村祭拜先祖了,2024年他还为该村板桥文化园里挥毫书写了几幅作品,并表示将把板桥文化园积极向外推介。
泼墨挥毫
当天,郑显慧先生向媒体代表们详细介绍了郑板桥的为民情怀以及在诗书画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先祖郑板桥作为一代廉吏,他的为官之道和为民情怀都为后人所称赞。”
据了解,郑显慧,笔名牧人,祖籍江苏兴化,郑板桥后裔,第七世孙。职业书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进修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等院校。其新水墨与色彩的画法与构成,在加拿大荣获国际功勋奖,作品入编大型文献类珍藏经典纪念册,入编盛世华章当代艺术名家档案,被授予中国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无论是绘画山水还是花鸟人物,他的技法都有着大风堂的精神和创造性构成的艺术价值体系。
讲述郑板桥故事
作为郑板桥先生的后裔嫡孙,郑显慧不负家学渊源,不但画四时竹,可以把一丛风雨竹写出听世音的内涵,使之表现的动人心弦,越看越有品位,更觉得令人陶醉,风在响,竹在动,雨在飘,叶在滴水……在传承板桥先生墨竹艺术精髓中又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文/图 花满中 陈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